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只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
【注释】:
-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乐出吴太史所和东坡先生清虚堂诗一韵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时天作小雪,亦即兴奉同一首:十二月四日我进入城里的小道。小船上坐着五个客人。徐舜乐从吴太史那里学来并和我一起创作了《东坡先生清虚堂诗》的一韵三首诗,最后一首中有涉及我。当时天空正下着小雨,也就是下雪前的微雪,因此我也作了一首诗。
-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大河里的水渐渐退去,露出了一些浅浅的沙土,船上的人多如蜜蜂在嗡嗡叫。衙:通“厦”,小船。
-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江天迷蒙,眼睛看不清楚,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冷意。但有一点雪花的意味,轻轻飘散着几朵小花。
-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我因生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到了年终岁末更是缩手缩脚,难以辞别家人。莫:至,到。
-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荒野上的风把芦苇吹得又湿又冷,飞过的大雁排成一行,好像在追赶乌鸦。
-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着葩:前面的树林里,枯死的枝条上覆盖着白雪,很像梅花开满枝头。的历:形容树枝上的白色积雪;着:是动词,着花的意思。
-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想要欣赏一下外面的雪景,可惜没有酒喝;想喝点热茶,又找不到火源。
-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zhuā):船夫们相信我很吝啬,他们徒劳地为我做事。挝:击打的意思,这里用作助词,无义。
- 诗喉无柰渴少润,只累短发空搔爬:喉咙渴极了,但酒却很少,只能挠抓一下稀疏的头发解解痒。
-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清虚高雅的韵律是不容易得到的,我只能姑且试试写作来解除心中的烦闷。
-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旁边还有匏翁创作的三篇诗,宛如玉石般的气息升向高空的彩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徐舜乐同赋《东坡先生清虚堂诗》的一首,写于诗人因病未能参加完宴会后,即席挥毫作诗的情景。
开头四句,写自己被邀入城,乘舟观雪。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次句写舟中人多热闹。第三句写天气寒冷。第四句以“雪意”点染环境,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清寒之中。这四句是一幅清寒之景的图景描写。
接着八句写自己在舟中观雪饮酒。首句写自己的病体不佳。次句说自己虽已入座观雪,但心情不畅,因为“天作小雪”。第三句说雪虽不大,但仍有些意思。第四句用反语说自己虽然病在床,但并未因此而感到愁闷。第五、六句写观雪饮酒后的感触。第六句写自己因口渴而无法畅饮。第七句用典,说只有发愤作诗才能解除心头的烦恼。第八句写自己虽病重,但仍然要勉强应命作诗。此为第二层。
中间十句写诗人与徐舜乐同赋《东坡先生清虚堂诗》。诗人首先赞美徐舜乐的诗写得好:“清虚高韵不可借”,言其诗格调高雅,韵味悠长。然后诗人自谦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只是随便挥洒罢了。最后两句写自己与徐舜乐互相鼓励,继续作诗。此为第三层。
最后二句,写诗人与徐舜乐分别时的情景。前面写诗人观雪饮酒的场面,此处转而写两人分别的情景。诗人与徐舜乐都是文人墨客,分别后各奔前程,各自吟诗作赋。诗人对徐舜乐的离去表示惋惜。此为第四层。
此诗是一首咏雪之作,通过写自己在舟中观雪饮酒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乐观精神。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