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
意非摸金手,必是探禊党。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
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
知任观哲明,眷注加温奖。
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
君心在遗墨,一读自炳朗。
矫害证逆桧,滔天信欺罔。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
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
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
留吝恐违天,水火事或倘。
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
使之一人传,所见目惟两。
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
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惝。
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应龙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岳飞杀贼的质疑和担忧。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黄应龙失去了思陵(宋高宗)的敕令(命令),岳飞杀了贼人。
  2. 东昆人前来报告,有人盗取了皇帝的财物。
  3. 这不是摸金手(盗墓的人),一定是探禊党(与南宋朝廷为敌的人)。
  4. 如果不是尺一纸(诏书),为什么能满足贪官的私欲。
  5. 思陵(宋高宗)写下此信,破解了敌人的阴谋,岳飞被召回。
  6. 当时君臣之间,天地都在相互俯仰。
  7. 知道任观哲明,皇帝对岳飞的眷注和奖励。
  8. 功高宠大导致忌恨杀害,忠诚义气实在不足依靠。
  9. 君心在遗墨(指岳飞的信),一读就明白了。
  10. 矫害证明逆桧(秦桧),欺蒙欺骗上天。
  11. 此纸以后不会再传,怎么可以公开冤枉岳飞。
  12. 禁锢子秘密藏起来,为何要世人标榜。
  13. 天意流无方,假借盗贼理也可见。
  14. 留吝可能违背天意,水火之事可能暂时存在。
  15. 物怎能永远爱人,物也有精魂。
  16. 使一个人传出去,所见之人只有两三个。
  17. 被盗之后转相售卖,万目睽睽下都看得到。
  18. 存下来不为儿子高兴,失掉不为儿子惆怅。
  19. 安慰儿子不公正的心怀,诗与发浩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