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
意非摸金手,必是探禊党。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
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
知任观哲明,眷注加温奖。
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
君心在遗墨,一读自炳朗。
矫害证逆桧,滔天信欺罔。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
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
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
留吝恐违天,水火事或倘。
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
使之一人传,所见目惟两。
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
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惝。
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应龙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岳飞杀贼的质疑和担忧。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 黄应龙失去了思陵(宋高宗)的敕令(命令),岳飞杀了贼人。
- 东昆人前来报告,有人盗取了皇帝的财物。
- 这不是摸金手(盗墓的人),一定是探禊党(与南宋朝廷为敌的人)。
- 如果不是尺一纸(诏书),为什么能满足贪官的私欲。
- 思陵(宋高宗)写下此信,破解了敌人的阴谋,岳飞被召回。
- 当时君臣之间,天地都在相互俯仰。
- 知道任观哲明,皇帝对岳飞的眷注和奖励。
- 功高宠大导致忌恨杀害,忠诚义气实在不足依靠。
- 君心在遗墨(指岳飞的信),一读就明白了。
- 矫害证明逆桧(秦桧),欺蒙欺骗上天。
- 此纸以后不会再传,怎么可以公开冤枉岳飞。
- 禁锢子秘密藏起来,为何要世人标榜。
- 天意流无方,假借盗贼理也可见。
- 留吝可能违背天意,水火之事可能暂时存在。
- 物怎能永远爱人,物也有精魂。
- 使一个人传出去,所见之人只有两三个。
- 被盗之后转相售卖,万目睽睽下都看得到。
- 存下来不为儿子高兴,失掉不为儿子惆怅。
- 安慰儿子不公正的心怀,诗与发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