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少逢迎,幽居无俗情。
密云过户湿,细雨入池平。
插架琴书静,侵阶苜蓿荣。
高谈二三子,终日有馀清。

诗句释义及赏析

山径少逢迎,幽居无俗情。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山径少逢迎”指的是在山林间行走时很少遇到人,显示出一种清静;”幽居无俗情”则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心境平和的隐居生活场景。

密云过户湿,细雨入池平。

注释: “密云”意味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暗示了一种压抑或沉重的气氛;而“过户湿”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从天而降,打在地面形成积水的情景。这两个景象结合起来,传达了诗人所经历的一种压抑和潮湿的氛围。

插架琴书静,侵阶苜蓿荣。

注释: “插架琴书”指的是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珍视;“侵阶苜蓿荣”中的“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知识丰富的学者,他的书房充满了书籍和琴声,同时门外的苜蓿也生长得茂盛。

高谈二三子,终日有馀清。

注释: 这里的“高谈”是指畅快的交谈,可能是指在书房中与朋友讨论学问;“终日有馀清”则是说这样的对话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整个身心都沐浴在清新之中。这句话展现了一个和谐愉快的学术交流场景,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愉悦。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且充满文化气息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访容植之山馆”的访问,“密云过户湿,细雨入池平”的天气变化,以及“插架琴书静,侵阶苜蓿荣”的书房环境,传达出对大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知识的尊重,而且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生活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