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嗟行役远,念子去如违。
度岭愁闻雁,经秋未授衣。
家山淮甸杳,乡月大江微。
遥忆维舟处,春流满燕矶。
【注释】:
嗟(jiē):叹词,表示感慨。
行役(xíng yì):远道行军,奔走劳苦。
去如违:离开家的样子,像违抗了父母一样。
度岭(duó lǐng):《水经注》载,岭南岭外有五岭,此指广东韶州南岭。
授衣(shòu yī):给受寒的人添衣,这里指为子彝准备衣服。
淮甸(huá diàn):《太平寰宇记》载,淮南东路有淮甸县,在今安徽寿县东北。
乡月大江微:故乡的月光在长江上显得特别朦胧。
遥忆维舟处,春流满燕矶:遥想当年你乘坐小船停泊的地方,春天的江水漫过了燕子矶。
【译文】:
我叹息着离家远行,思念你像违抗父母的离去。
翻山越岭愁听鸿雁长叫,经过漫长的严冬没有为你缝制过新衣。
家乡的淮地已经杳无踪影,故乡的月光在长江上显得特别朦胧。
回想当初你们一起乘船回家,春日江水涨满燕子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朋友归家的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离别之情。首联“所嗟行役远,念子去如违”点题,说明友人远行在外,自己十分惦念他;“去如违”用典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意在表明自己对友人远行的担心和不舍。颔联“度岭愁闻雁,经秋未授衣”进一步描绘出远行者的孤独与辛酸。颈联“家山淮甸杳,乡月大江微”描写出远行者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情感。尾联“遥忆维舟处,春流满燕矶”以情带景,想象友人乘舟归家的情景。全诗以情动人,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