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日炎方息,连云搆已残。
行人多色惨,啼鸟亦声酸。
燕乳辞巢去,鼯饥掠果餐。
无情应有恨,长寝夕漫漫。
灼日炎方息,连云構已残。
译文:炽热的阳光已经收敛,连绵的乌云已经消散。
注释:炽热、收敛、连云、已消散,都是描绘天气的变化。
赏析:诗人用“灼日”和“连云”两个词来形容天气的剧烈变化,表现出天气的炎热和阴云密布的景象。同时,这两个词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
行人多色惨,啼鸟亦声酸。
译文:旅人面容凄惨,鸟儿也发出哀鸣。
注释:行人、色惨、啼鸟、声酸,都是描绘行人和鸟儿的状态。
赏析:诗人通过对行人和鸟儿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这些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燕乳辞巢去,鼯饥掠果餐。
译文:燕子离开了巢穴,而鼯鼠则在抢夺果实为食。
注释:燕乳、巢、鼯鼠、果餐,都是描绘燕子和鼯鼠的行为。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和鼯鼠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担忧。同时,这些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无情应有恨,长寝夕漫漫。
译文:无情之物应该有恨意,夜晚漫漫使人难以入眠。
注释:无情、有恨、长寝、漫漫,都是描绘诗人的内心情感。
赏析:诗人用“无情”一词来表达对自然界生物的感受,认为它们虽然没有情感,但仍然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长寝夕漫漫”,则是诗人对自己夜晚无法入睡的无奈和困扰的写照。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揭示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