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发江门,其夕抵东渚。
西流下崩湍,方舟逆相拒。
危樯牵巨缆,十步九回顾。
滩声怒如雷,杂以萧骚雨。
游人终夜叹,大半思乡土。
却望猪头山,三朝又三暮。

【注释】

①横江:指江流曲折处。

②凌晨发江门:清晨从江门出发。

③其夕抵东渚:傍晚到达东渚。

④崩湍:急流险滩。

⑤方舟:木筏,古代水上交通工具。

⑥相拒:相互抵触。

⑦危樯:高耸入云的船桅。

⑧巨缆:大绳。

⑨十步九回头:形容舟行之快,几乎每走十步就要回头一次。

⑩萧骚雨:风雨交加的样子。

⑪游人:指诗人。

⑫猪头山:一地名,在今广东新会。

⑬三朝又三暮: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中多次回首望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旅途生活的诗歌。诗的前四句写早晨出发,傍晚到宿的经过。后八句则写沿途所见所闻。

“凌晨发江门,其夕抵东渚。”清晨就从江门起程,傍晚就到达东渚。“晨”点明“凌晨”,说明是清晨时分;“夕”点明“傍晚”,可见是在日落之后。“其夕”即“傍晚”,表明是傍晚之时。“抵”字表明到了目的地。“西流下崩湍,方舟逆相拒。”水流向西流去,而船却要逆着水流行驶。“崩湍”指急流险滩。“方舟”指木筏、小舟。“逆相拒”指逆水而行,彼此相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水势汹涌,急流险滩不断,而船却要逆着水流行驶,互相碰撞。“危樯牵巨缆,十步九回头。”“危樯”指高高的船桅杆,它被风吹动,摇摇晃晃地向前倾斜,好像随时都可能折断一样。“牵”字写出了风力之大。“牵”与“危”连用,突出了风力之猛烈。“十步九回头”,意思是说,船行十分之九都要回头看一下。“回”字写出了舟行的急促和艰难,以及诗人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滩声怒如雷,杂以萧骚雨。”“滩声”指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萧骚雨”指风雨交加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滩声如同打雷一般震耳欲聋,再加上风雨交加的天气,使整个旅途都笼罩在风雨之中。“乱石攒岸,惊波涌起。”“乱石攒岸”指岸边有乱石堆积,“惊波涌起”是指波浪翻滚起伏,冲天而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水势汹涌,乱石堆积,浪花翻滚,使整个旅途都笼罩在风雨之中,犹如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游人终夜叹,大半思乡土。”“游人”指诗人自己。“叹”即哀叹,表示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痛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游人整夜都在感叹不已,因为他们思念家乡,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和苦闷。最后两句写诗人望着远方的家乡,思绪万千,难以忘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看着那熟悉的家乡,诗人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久久不能忘怀。“却望猪头山”,意思是说向远方望去。“三朝又三暮”,意思是说反复多次地回头张望,不知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望着家乡的方向,诗人反复多次地回头张望,不知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