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霭澹城阴,寻君到水石。
门外新潮涨,弥漫迸阶入。
爽然衡宇清,琴书散幽寂。
庭桧留轻飔,恰与炎歊敌。
宾朋既数过,雅韵时相及。
闲拈壁上题,雌黄任胸臆。
境閟夏如秋,阴虫已唧唧。
烟里闻歌声,渔灯泊沙脊。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夕霭澹城阴,寻君到水石”,傍晚的雾气弥漫了城阴,我追寻着您来到了那水边的石头上。“澹”指淡薄、朦胧,诗人在傍晚的暮色中寻找友人,可见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夕霭澹城阴,寻君到水石”两句写景,交代了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情。
“门外新潮涨,弥漫迸阶入。”门前的江潮正涨得汹涌澎湃,水势不断冲击着台阶。这一句通过写景,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为后文写人物活动作铺垫。
“爽然衡宇清,琴书散幽寂。”在这爽朗的天气里,我推开门,走进屋子,只见屋里一片清爽,琴书散放在书架上,显得格外幽静。“爽然”即舒畅的样子,“衡宇”是指宽敞高大的房屋,“琴书”指的是古琴和书籍,这里用“爽然”“琴书散”来描绘室内环境,表现出屋内的宁静。
“庭桧留轻飔,恰与炎歊敌。”庭前的桧树还吹拂着凉风,它好像能够抵挡住烈日的炙烤。“轻飔”即轻轻的风,“炎歊”是指炎热的阳光,这句写庭院中的景物。
“宾朋既数过,雅韵时相及。”朋友来了又去,雅致的歌声不时传来。“雅韵”指美妙动听的音韵,“时”指常常或经常。“客朋既数过”,客人走了又来,说明主人待客的热情和诚挚。“雅韵时相及”,是说每当客人来临,总是有美妙动听的音韵与之相伴。“时”指经常地、时时地。这句写主人对客人的欢迎之情。
“闲拈壁上题,雌黄任胸臆。”我在壁上随意题字,任由自己随心所欲。“雌黄”指古代的一种颜料,此处指代笔头蘸有墨水的毛笔;“雌黄任胸臆”意为随心书写,不加拘束。这句是说诗人自由自在地写下自己的诗句。“闲”指闲暇,“雌黄任胸臆”写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
“境閟夏如秋,阴虫已唧唧。”周围的景色像深秋一样沉寂,只有阴虫在不停地鸣叫。这是诗人在夏日夜晚的想象,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烟里闻歌声,渔灯泊沙脊。”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渔人停泊在沙滩上。这两句是诗人夜半时分听到的歌声和看到的情景描写。“渔灯泊沙脊”写出了诗人听到的歌声和看到的渔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访友不遇的情景。诗的前四句写了诗人黄昏时在友人处所见之景:夕阳将落,天边云彩淡淡,诗人来到友人居处;门前的江潮正涨,水势汹涌,冲向院中的台阶。诗人从门外进入院内,发现屋内非常凉爽舒适,他推开门走进屋内,只见屋里空气清新,古琴和书籍散布在书架上,显得十分幽静。接着诗人又写了他在庭院中所见之景:庭前的桧树吹来徐徐清风,仿佛能抵御酷热的太阳。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庭中见到的情形:友人来了又去,而优美的音乐不时传来。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在墙壁上题诗,让墨迹在纸上自由流淌,完全任凭自己随心所欲。
全诗写诗人访友不遇,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愁。前四句是写景,后六句是抒情。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夕阳将落,云彩淡淡,晚霞映红了天边;江流浩渺,波涛滚滚,奔涌着向前;门外江潮正涨,水势汹涌,冲击着台阶。这些景象都烘托出诗人访友的迫切心情。后四句则直接抒情,表现了他孤寂的心情:屋内空气清新舒适,古琴书册散乱其中,显得幽静;庭院中有桧树吹来的徐徐清风;友人来了又去,美好的音乐不时传来;诗人在墙壁上题诗,让墨迹任凭自己随心所欲。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颔联写景,衬托心境;颈联写友人来访;尾联写自己写壁间之诗。全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