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忽皆响,泠泠激石音。
何年寺飞来,石乃遗至今。
幻迹半明昧,灵气无销沉。
不见漱流人,空闻石上吟。
流水自千古,登临谁晤心。
日暝孤猿嗥,凄寒不可任。

登漱流石吊朱少贞处士众山忽皆响,泠泠激石音。

何年寺飞来,石乃遗至今。

幻迹半明昧,灵气无销沉。

不见漱流人,空闻石上吟。

流水自千古,登临谁晤心。

日暝孤猿嗥,凄寒不可任。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朱少贞的处士在漱流石上的遗迹,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受和想象。
  • “众山忽皆响”:形容山谷中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众山响应一样。
  • “泠泠激石音”:形容水声清脆,如同敲打石头的声音。
  • “何年寺飞来”:询问这座寺庙是从什么时候飞来的,可能是诗人对寺庙历史的一种好奇或怀念。
  • “石乃遗至今”:说明这块石头至今还在,与寺庙一同存在。
  • “幻迹半明昧”:形容石头上的遗迹虽然模糊不清,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存在的神秘感。
  • “灵气无销沉”:形容石头上的遗迹依然保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没有消失。
  • “不见漱流人”:可能意味着诗人无法见到那位曾经在这里留下痕迹的人。
  • “空闻石上吟”:听到的是石头上的声音,而非人的吟唱。
  • “流水自千古”:水流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从古至今。
  • “登临谁晤心”:诗人站在高处,心中所想的是那些无法见到的古人。
  • “日暝孤猿嗥”:天色已晚,只能听见一只孤猿的叫声。
  • “凄寒不可任”:寒冷的夜晚让人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诗以漱流石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句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声音、时间、空间等元素的描绘,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古人、历史和自然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