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
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
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
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
崇冈才登践,遂乃凌巀业。
孤亭踞其胜,空翠若可撷。
苔石随所据,区豆离离列。
风萝入杯影,菊蕊亦纷缀。
游情竟日晡,猿鸟助清切。
馀花插帽檐,归路穿松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重九登高

  • 这是一首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的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望远,寓意避邪求福。

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

  • 这里的“山期”指的是与朋友约定的登山计划。诗人提到他们没有一起登高,而是各自前往。“九九”指的是重阳节,而“敦嘉节”则表示这个节日很美好,值得庆祝。

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

  • “兹辰”指的是这个时间,“云迈”意思是走得很快,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感到时光飞逝。“时芳”指的是时节的美好,即秋天的美丽景色。尽管岁月匆匆,但秋天的美好依然让人愉悦。

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

  • “薄言”在这里可能是“不妨”的意思,表示诗人不介意独自或和其他人一同出游。“燕游”指游玩,燕子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代表自由飞翔。“欢赏偕时哲”意味着在快乐和欣赏的同时,也能与有智慧的人共度良辰。

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

  • “冠履”指的是帽子和鞋子,“骈辏”意思是并排聚集。这里描绘了一群友人相聚的场景,他们穿戴整齐,共同参与活动。“尊罍”指的是酒器,“互挈”意思是互相携带着。诗人描述了饮酒的场景,酒杯和酒壶相互携持。

崇冈才登践,遂乃凌巀业。

  • “崇冈”指的是高大的山冈,“登践”表示登上山顶。这里的“凌巀业”意味着攀登至最高点。诗人描述了攀登的过程以及达到顶峰的喜悦。

孤亭踞其胜,空翠若可撷。

  • “孤亭”指的是一座孤零零的小亭子。诗人坐在亭子里,享受着周围的美景。“空翠”指的是山间清新的空气和翠绿的植被。“若可撷”意思是好像可以采摘下来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苔石随所据,区豆离离列。

  • “苔石”指的是长满苔藓的石头,“随所据”意味着它们随意排列。这句诗描绘了山间石头的多样性和自然美。“区豆离离列”形容了石头的形状各异,像小豆粒一样分布。

风萝入杯影,菊蕊亦纷缀。

  • “风萝”指的是飘动的树叶或藤蔓,“入杯影”意味着它们随风摇曳的影子映在杯中。“菊蕊”指的是菊花的花蕊,“纷缀”表示花蕊纷纷落下。诗人描绘了风吹过的景象,以及花朵在水中摇曳的画面。

游情竟日晡,猿鸟助清切。

  • “游情”指的是游览的心情或情感,“竟日晡”意味着一整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游览直到天色渐晚的感受。“猿鸟助清切”意味着猿猴和鸟儿也感受到了这份清凉和宁静,增添了一份诗意。

馀花插帽檐,归路穿松垤。

  • “馀花”指的是剩下的花朵,“插帽檐”意味着将它们挂在帽子上。“归路穿松垤”意味着回家的路上穿过松树形成的小土堆。诗人用这些自然景观来结束他的诗篇,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山川、树木、石头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时间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