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在何处,渺渺天一隅。
龙门百尺浪,高高不可逾。
欲附长风翼,路远不我需。
忼慨临江干,我怀正郁纡。
古人感知己,不惜捐其躯。
平生国士心,欲报将焉如。
愿言流景铄,千秋竹帛垂。
缄书托来鸿,聊以蔽余思。

诗句释义

  1. 停云在何处,渺渺天一隅。
  • “停云”指天空中的云朵静止不动。
  • “何在”表示寻找或寻找不到。
  • “渺渺”形容遥远、无边无际。
  • “天一隅”即天空的一个角,比喻非常微小或难以触及。
  1. 龙门百尺浪,高高不可逾。
  • “龙门”通常指代高处的河流或瀑布。
  • “百尺浪”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瀑布,百尺是夸张的表达。
  • “不可逾”表明难以跨越或超越。
  1. 欲附长风翼,路远不我需。
  • “欲附”想要借助。
  • “长风翼”可能是指强大的风力,如长风破浪。
  • “路远不我需”表示即使有强烈的意愿,但由于路途遥远而无法达成。
  1. 忼慨临江干,我怀正郁纡。
  • “忼慨”是一种激昂慷慨的情绪。
  • “临江干”指站在江边。
  • “我怀正郁纡”表示我的心情非常郁闷、曲折。
  1. 古人感知己,不惜捐其躯。
  • “古人”指古代的人。
  • “感知己”表示对知遇之恩的感激。
  • “不惜捐其躯”意指为了感恩和报效,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1. 平生国士心,欲报将焉如。
  • “平生”指一生之中。
  • “国士”通常指为国家立下大功的人才。
  • “欲报将焉如”表达了想要报答的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实现。
  1. 愿言流景铄,千秋竹帛垂。
  • “愿言”是一种愿望或请求。
  • “流景”指时光流逝的景象。
  • “铄”意为熔化、消失。
  • “千秋竹帛垂”表示希望时间能够记录下自己的事迹,流传千古。
  1. 缄书托来鸿,聊以蔽余思。
  • “缄书”指密封的信或书。
  • “来鸿”指书信或消息。
  • “聊以蔽余思”意味着通过寄出这封信或消息,来暂时掩饰自己的思念之情。

译文

停息的云儿在何处,渺茫地存在于天际的一个角落。
龙门百尺高的波涛,虽然高耸但难以逾越。
想要借长风的力量飞向高空,却因为路途遥远而不被需要。
心情激扬地站在江边,我的思绪正郁结难解。
古人因为知遇之恩而感动至深,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以求报答。
一生为国尽忠的心愿,却不知该如何报答才能满足。
愿你的言辞能如同流水般逝去,让千古的名声永垂不朽。
通过书信寄托给你的消息,用来暂时掩藏我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以及想要报答却无从下手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激情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