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假而不归,乌知非我室。
千金重卜邻,况乃连兄侄。
以此为因依,周旋日已密。
侍儿知花性,权令司纸笔。
频来藉花茵,琴尊间编帙。
或往叩邻扉,胡床欢促膝。
一年周一迁,光景流波疾。
芘身久仰人,茫茫余自失。
物贵返厥初,旭日行当出。
图书归旧厨,几案留净室。
庭木醉霜华,朱柿与黄橘。
人禽竞扳窥,呵护从此毕。
我身等蘧芦,宁暇儿女恤。
谢主兼别邻,返钥仍封鐍。
迁馆
久假而不归,乌知非我室。
译文:长久地借住别人的房子却不归还,谁能知道我是自己的家。
注释:“久假”意为“长时间借用”,“不归”意为“不归还”,“乌”通“吾”,“知”通“智”,“非我室”意为“不是我的家”。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借住他人房屋的无奈和感慨。
千金重卜邻,况乃连兄侄。
译文:为了找到一个好邻居,不惜花费千金,更何况是连兄长侄女的住处。
注释:“千金”意为“大量钱财”,“重卜”意为“重新选择”,“连兄侄”意为“连同兄长侄女一起”。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为了找到一个好邻居而不惜花费大量钱财的决心。
以此为因依,周旋日已密。
译文:以此为由,我们之间交往已经非常亲密。
注释:“为”指“以”,“依”指“根据”,“周旋”意为“交往”,“日已密”意为“已经非常亲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之间关系密切的情感。
侍儿知花性,权令司纸笔。
译文:侍者知道花儿的习性,所以暂时让她们负责处理纸张和笔墨之事。
注释:“侍儿”意为“侍者”,“知花性”意为“知道花的习性”,“司纸笔”意为“负责处理纸张和笔墨之事”。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与邻居交往中,侍者负责处理纸张和笔墨之事的情景。
频来藉花茵,琴尊间编帙。
译文:他们经常来到我的花茵下,一边弹奏琴声一边翻阅书籍。
注释:“藉花茵”意为“坐在花茵上”,“编帙”意为“翻动书卷”。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邻居在花园中共同享受休闲时光的场景。
或往叩邻扉,胡床欢促膝。
译文:有时候会过去敲敲门,用胡床围成一圈,大家欢聚一堂。
注释:“叩”意为“敲门”,“胡床”是一种轻便的坐具,这里指围成一圈坐着的样子,“欢促膝”意为欢乐地聚在一起。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邻居欢聚一堂共度时光的情景。
一年周一迁,光景流波疾。
译文:每年春天都要搬家,时间如流水般飞逝。
注释:“周一迁”意为每年春天都要搬家,“光景流波疾”意为时间如流水般飞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变化的无奈。
芘身久仰人,茫茫余自失。
译文:长久以来敬仰着别人,如今却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注释:“芘身”意为仰慕别人的身姿,“茫茫”意为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迷茫和困惑。
物贵返厥初,旭日行当出。
译文:万物都回归其本初,太阳即将升起。
注释:“厥初”意为最初的状态,“旭日”即太阳。
赏析:这句诗寓意着万物都有回归其本初的力量,而太阳也会继续升起,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图书归旧厨,几案留净室。
译文:图书回到旧厨房,书桌留在干净的房间里。
注释:“图书”意为书籍,“旧厨”即旧厨房,“几案”即书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将家中的书籍和书桌整理干净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庭木醉霜华,朱柿与黄橘。
译文:庭院中的树木被霜打成了金黄色,还有红柿子和黄橘子。
注释:“庭木”指庭院中的树木,“醉霜华”意为被霜打成了金黄色,“朱柿”即红柿子,“黄橘”即黄橘子。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自然美景的美丽画面,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人禽竞扳窥,呵护从此毕。
译文:人类和鸟类争相攀爬窥探,从此以后的保护工作结束了。
注释:“人禽”指人类和鸟类,“扳窥”意为攀爬窥探,“呵护”意为保护,“毕”意为结束。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及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愿望。
我身等蘧芦,宁暇儿女恤。
译文:我的身体如同蘧庐,何必去关心儿女的事务呢?
注释:“我身”指自己的身体,“蘧庐”即蘧庐草编的屋子,用来比喻身体,“宁暇儿女恤”意为何必去关心儿女的事务呢?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谢主兼别邻,返钥仍封鐍。
译文:感谢主人的款待并告别邻里,返还钥匙后再次封存门锁。
注释:“谢主”意为感谢主人,“别邻”意为告别邻里,“返钥”即返还钥匙,“封鐍”即封存门锁。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邻里友好相处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