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敬邀客,鲜服盛遨游。
遨游叶佳节,爽然挹清秋。
晴天敛微云,空壑野烟收。
轩盖临广陌,华筵敞崇邱。
张祖披林皋,移觞泛曲流。
山厨出桂醑,列俎荐琼羞。
流连展欢谑,洵美非余俦。
抗手谢徒侣,回镳遵道周。
良朋眷清睇,顾我不可留。
沉吟逸响发,结念灵思抽。
耽寂多违豫,思离常轸忧。
兴言申斯咏,庶以敦好仇。

【注释】

  1.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区彦(yùn)斯:作者的字
  2. 昆玉:指有才德的人;
  3. 黄云山:作者所居地名。
  4. 贻诗:赠诗。
  5. 公子:对有德行的青年男子的尊称。敬邀:恭敬地请人参加宴会。
  6. 鲜服:华丽的衣服。
  7. 遨游:漫游、游览。
  8. 叶:同“协”,协调;
  9. 爽然:清凉的样子。
  10. 霁(jì):雨后天晴。
  11. 敛:收起,消散。
  12. 轩盖:车盖,代指车子。
  13. 广陌:宽阔的道路。
  14. 华筵:精美的酒席。
  15. 张祖:指驾车的人。
  16. 林皋:山林的边际或旷野中。
  17. 移觞泛曲流:移动酒杯让酒沿着弯曲的溪流流淌。
  18. 桂醑:用桂花酿造的美酒。
  19. 列俎:陈设着各种菜肴。
  20. 流连:留恋不舍,徘徊留恋。
  21. 洵(xún):确实。
  22. 抗手:举着手,表示谦恭。
  23. 回镳(biāo):掉转马头,回返。
  24. 道周:道路两旁,即道旁。
  25. 清睇(zhì):清澈明亮的眼睛。
  26. 顾我不可留:回头看看我而不能留下。
  27. 沉吟:沉吟吟咏;沉思。
  28. 逸响:美妙的歌声;高妙的琴声。
  29. 结念:牵挂;思念。
  30. 灵思:神奇的思想,玄妙的思想。
  31. 耽寂:耽于寂寞。多违:多次违逆;违背。豫(yuè):喜悦。常轸(zhun)忧:常常忧伤;忧虑。
  32. 兴言:于是,就。申斯咏:抒发这种感想、歌颂这种情怀。
  33. 庶(shù):希望,或许;敦好仇:敦厚地保持友好关系。
    【赏析】
    《九日区彦斯昆玉置酒黄云山宴集余不终席去寻得贻诗辄有此答》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写与友人的欢聚和惜别的哀愁为内容,表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全诗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首联两句,点明时序。“九”是“九日”的简称,“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万物应该最为旺盛,故又称为“登高节”。诗人在此以“重阳”二字开篇,既写出了时序,也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而“区彦”则是诗人的朋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昆玉”则是指有才德的人。《黄云山》是诗人的居住之地,所以诗人在此地设宴,邀请友人前来共饮,可见诗人与这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之深。诗人在这里用了“敬邀”、“鲜服”、“遨游”、“爽然”等多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欢乐祥和的场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之美。
    颔联两句,描写宴会的场景。在秋天的日子里,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享受到一丝凉意,而诗人却在这个时候邀请了友人前来共饮,这无疑是一种别出心裁的举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宴会现场却是一片欢腾的气氛,让人感到清爽宜人。而此时的天空也变得湛蓝起来,阳光洒满了大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诗人用“叶佳节”、“爽然挹清秋”等词语将这一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一份美好。
    颈联两句,描绘诗人饮酒赏景的场景。诗人在宴席上举杯畅饮,任由美酒顺着曲曲折折的小溪流淌。他手持酒杯,欣赏着周围的美景,陶醉其中无法自拔。这里的“张祖披林皋”,指的是驾车的人张祖正在驾驶着马车,而诗人则在一旁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而“移觞泛曲溜”,则是指诗人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美酒带来的愉悦。这里的“流连”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向往。
    尾联两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在宴会即将结束时,诗人收到了一位友人的赠诗,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答诗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感慨。这里的“洵美非余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赞赏之意,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认可和自信。而“抗手谢徒侣”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这首七言律诗以写与友人的欢聚和惜别的哀愁为内容,表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全诗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