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次第,雪后景已暄。
爱此沙路平,青山压晴原。
下车策蹇行,并辔相笑言。
远峰翠欲滴,近岫势屡翻。
惜未及花时,指点桃梨村。
悠然度溪桥,下有碧潺湲。
投鞭一盥漱,为我洗烦冤。

【注释】

  1. 邹县道中:《唐诗三百首》作《过邹县道中》。邹县,今山东邹城市。邹城在泰山下,是泰山附近一个县城,这里泛指泰山附近的一带地区。
  2. 春光无次第:春色不按顺序出现。
  3. 雪后景已暄:积雪融化后的景色。
  4. 爱:赞美。
  5. 沙路平:沙质的道路平坦,没有泥泞。
  6. 青山压晴原:远山的青翠色彩压住了晴空下的原野。
  7. 蹇行(jiǎn):古代一种两轮轻便车子,用木条或竹片编成架子,上加木板和车轮。
  8. 并辔:并驾齐驱,即同时骑马并行。
  9. 笑言:谈话,说笑。
  10. 翠滴:形容山势起伏,像碧绿的水流。
  11. 碧潺湲(chán huán):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12. 投鞭:投掷马鞭,这里是说放马快跑,表示急驰。
  13. 盥漱(guàn shù):洗手漱口,引申为洗澡、净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历途中所见山水的诗,诗人以轻车简从的旅行方式,沿途欣赏着泰山周围的秀丽山川,心情舒畅,不禁发出了“悠然”的感叹。全诗语言明快流畅,形象逼真生动。
    首句“春光无次第”,点出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美景层出不穷,春光是无拘无束、随意出现的。次句“雪后景已暄”,则表明雪融之后的景色与雪景截然不同,春日里,阳光照耀下的雪地显得格外温馨。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三四句描绘了诗人在沙质道路上行驶的场景,他看到远处青山巍峨耸立,近处的山峦也起伏有致,令人赏心悦目。而当诗人停下马缰,一同同行的朋友相互谈笑时,又展现出一幅和谐融洽的画面。第五六句描写诗人眺望远方山峰的景象。山峰如同被绿色的水流所滋润,仿佛要滴落下来一般。第七句则是直接描写了泉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四句描述了诗人在溪边休息时的惬意感受。他一边投鞭于马,一边用手中的马鞭清洗自己的烦恼。整首诗语言明快,富有生活情趣和诗意,充分体现了作者游历过程中的喜悦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