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表徐方,经过屡登眺。
偶然寻旧游,策蹇偕所好。
荒亭何萧瑟,落日春风峭。
河山挟霸气,四顾雄怀抱。
嗟此古战场,岂容隐者傲。
缅缅放鹤人,无乃非高蹈。
不见山下湖,清如眉眼照。
河势欲吞山,湖能益山貌。
此中岂有意,河怒湖则笑。

【注释】:

兹:这。徐方:即徐州。经过屡登眺:多次登此山观赏景色。策蹇偕所好:骑马与友人一起游玩。

荒亭何萧瑟,落日春风峭:荒凉的亭子显得冷落萧条,落日和春风使人感到刺骨寒冷。

河山挟霸气,四顾雄怀抱:黄河、华山挟着雄壮的气势,环顾四周,胸中充满着豪情。

嗟此古战场,岂容隐者傲:叹息这里曾是古代战场,怎能容忍隐士傲慢自大呢?

缅缅放鹤人,无乃非高蹈:远望湖上放飞仙鹤的人,难道不是超凡脱俗的高士吗?

不见山下湖,清如眉眼照:看不见山下湖水,清澈得就像眉毛眼睛一样明亮。

河势欲吞山,湖能益山貌:黄河水势正想吞没群山,湖水却能美化山峰的容貌。

此中岂有意,河怒湖则笑:这里面难道有什么意思?河水发怒时,湖水就会嘲笑。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诗人游云龙山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自然景观的感叹以及人生态度的抉择。

首联“兹山表徐方,经过屡登眺”,点明题旨——登览名山。“兹山”指云龙山;“表徐方”意谓此山在徐州一带最为著名。诗人多次来此登山观景,以抒怀兴。

颔联“偶然寻旧游,策蹇偕所好”,“偶然”指偶尔或偶然。“策蹇”是骑马的意思。作者因偶遇故地而兴起游历的兴趣,骑马同行的朋友也兴致勃勃,于是一同来到这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颈联“荒亭何萧瑟,落日春风峭”,描写了荒废的园林景象。“荒亭”是说园林被废弃不用。“萧瑟”是形容草木凋零的样子;“落日春风峭”描绘了晚春时节天气转冷的景象。

“四顾雄怀抱”,写出了站在高处俯瞰周围景色时的豪情壮志。

尾联:“嗟此古战场,岂容隐者傲”,诗人感慨地说:这里是古战场,怎么能容忍隐士们傲慢不逊呢!

尾联“缅缅放鹤人,无乃非高蹈”,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一群仙鹤在空中飞舞,不禁赞叹道:“这些放鹤的人真是超凡脱俗啊!”

最后两句:“不见山下湖,清如眉眼照。”意思是看不到湖面,它倒映在山上,像人的眉毛和眼睛一样清晰可见。

尾联“河势欲吞山,湖能益山貌”,诗人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思想感情。“河势欲吞山”是指河水汹涌,似乎要将群山吞没。“湖能益山貌”则是说湖水清澈透明,使群山更加秀丽。

全诗抒发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