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题王舜耕山水图》。

诗句释义:

  1.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溪水潺潺,与树林和山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山势蜿蜒曲折,仿佛在向后退却,给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感觉。

  2.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注释:这里的“浮云”象征着变化无常的世事或心情。它似乎即将升起却又迟迟未能升腾起来,一半在溪水的上游,一半在山脚之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变幻无常的世事的感慨和无奈。

  3.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注释:这里以天空中的鸟儿和夕阳作为画面的主体,通过它们的飞翔和落下,展现了一种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瞬间的消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4.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注释: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诗人认为世间再无多余的地方可以让人闲适自在,即使是繁华的红尘世界也无处容身。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5.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注释:这里以南亩的老翁为画面主体,通过他的双鬓斑白,赞美了他的才华和成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年龄渐长,才华渐减的现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前辈才俊的敬仰之情。

  6.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注释:这里以年少时的豪宕和老来时的疏放为主题进行对比,展现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面貌和经历。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饮酒作画等艺术活动的热爱和执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转变和对于艺术的追求。

  7.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对绘画的喜爱程度,以及他对于这幅山水画的特殊情感。他认为这幅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能够引起他对山水之美的深思和感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

  8.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其他人相比的不足和自谦。他认为自己不如那些能够欣赏美景的人,因此每天都会打开窗户观看秋天的美景。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溪流、云雾、鸟儿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不同命运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