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不定惊枝袅,上有修翎两山鸟。
溪边独鹭短丝垂,影落晴波秋渺渺。
鸳鸯鸂鶒似争春,锦毛绣翼相鲜新。
寒乌数点寂相背,颇学山翁避贵人。
山鸡两翼花如剪,未胜鹅群娇宛转。
曲水亭前路有无,黄陵庙下湖深浅。
穷崖老树猿倒悬,彼何色者白与玄。
山中麛子未生角,错立不知谁后前。
世间飞走各有性,诗人自古歌鱼鸢。
莫将藻绘作物假,此物自是无声篇。
诗句释义及赏析:
- 风林不定惊枝袅,上有修翎两山鸟。
- 解释: 风吹动的树林不固定,树枝被惊动而轻轻摇动。在树上,有两只修长的羽毛覆盖着的鸟类显得格外醒目。
- 关键词注释:
- “林”和“风”暗示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 “枝”指树木的分枝,“袅”形容风过树梢的声音;
- “修翎”描绘鸟儿细长而精致的羽毛;
- “山鸟”可能指某种鸟类的名字或种类;
- 赏析: 此句通过动态描写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画面,引人入胜。
- 溪边独鹭短丝垂,影落晴波秋渺渺。
- 解释: 一只孤独的鹭鸶站在溪边,长长的腿下垂着长长的尾巴,它的倒影映在晴朗的水面上,仿佛秋天般朦胧而深远。
- 关键词注释:
- “溪边”指具体的地点,“独鹭”描述的是这只鹭鸶的孤独状态;
- “短丝”形容鹭鸶尾巴的特点;
- “影落”指影子随着光线落在水面上;
- “晴波”指晴朗的水面上泛着波光;
- “秋渺渺”形容水面上的波光在秋日里显得特别遥远和模糊。
- 赏析: 诗中通过对鹭鸶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秋日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 鸳鸯鸂鶒似争春,锦毛绣翼相鲜新。
- 解释: 两只鸳鸯和鸂鶒在水中竞相展示它们美丽的羽毛,它们的锦绣羽毛和鲜亮的颜色令人感到新鲜和美丽。
- 关键词注释:
- “鸳鸯”是两种常在水边生活的鸟类;
- “鸂鶒”可能是一种小型水鸟;
- “锦毛”和“绣翼”都是形容羽毛华丽、颜色鲜艳的形容词;
- 赏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水中生物的美丽,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生物间的竞争和生命力。
- 寒乌数点寂相背,颇学山翁避贵人。
- 解释: 几只黑色的乌鸦静静地相互背对而行,似乎在学习山中的隐士躲避高贵者的习性。
- 关键词注释:
- “寒乌”可能是描述乌类的颜色或状态;
- “数点”表示数量较少;
- “寂”表现了鸦群的安静状态;
- “相背”描述了乌鸦的行走方式;
- “贵人”通常指社会地位高的人或事物,这里比喻为权力或地位;
- 赏析: 这句诗通过乌鸦的行为暗喻那些逃避世俗纷扰、追求自然之道的人物。
- 山鸡两翼花如剪,未胜鹅群娇宛转。
- 解释: 山鸡两翼如同剪裁出的花朵,美丽却无法比肩鹅群那种娇媚的姿态。
- 关键词注释:
- “山鸡”指山间的野鸡,“两翼”形容其翅膀展开的样子,“花如剪”形容翅膀的形状像剪刀一样整齐;
- “鹅群”则是指一群鹅,“娇宛转”形容鹅群姿态优美、动作灵活;
- 赏析: 这是对山鸡和鹅之间美的比较,强调了各自特点的独特之处。
- 曲水亭前路有无,黄陵庙下湖深浅。
- 解释: 曲水亭前的路上有时有有时无的路,黄陵庙下的湖水深浅不一。
- 关键词注释:
- “曲水亭前路”指曲水亭前的小路;
- “有无”表示道路的存在与否;
- “黄陵庙下”指的是黄陵庙所在的位置;
- “湖深浅”描述了湖水的深浅变化;
- 赏析: 这两句反映了自然的变幻无常和地形地貌的差异性,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穷崖老树猿倒悬,彼何色者白与玄。
- 解释: 在悬崖边的古树旁,有一只猿在倒挂。它的颜色是什么?白色还是黑色?
- 关键词注释:
- “穷崖”意味着悬崖峭壁;
- “老树”可能是指生长多年的树木;
- “猿倒悬”形容了猿挂在树上的情形;
- “白与玄”指猿的颜色,白色和黑色是中国古代常见的颜色分类之一;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猿挂在树上的奇特景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与视觉冲击力。
- 山中麛子未生角,错立不知谁后前。
- 解释: 在深山中,没有生出角的山羊站立时显得有些笨拙和困惑,不知道该站在哪个方向后面。
- 关键词注释:
- “麛子”可能指某种羊或山羊;
- “生角”指的是动物长角的特征;
- “错立”形容这些山羊站得有点歪;
- “谁后前”表达了一种疑惑,不知道应该站在谁的后面;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山羊因未知环境而产生的困惑和无助,增添了诗歌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 世间飞走各有性,诗人自古歌鱼鸢。
- 解释: 世界上各种飞翔与奔跑的动物都有各自的特性,自古以来,诗人就赞美鱼儿和风筝。
- 关键词注释:
- “飞走”可能是指鸟类、鱼类等动物的自由移动能力;
- “性”指动物的特性或习性;
- “古今”泛指从古至今;
- “歌鱼鸢”指的是诗人对于鱼和风筝的喜爱之情;
- 赏析: 这句话总结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 莫将藻绘作物假,此物自是无声篇。
- 解释: 不要以为只有人工的画作才能算是艺术作品,真正的艺术是不依赖声音的。
- 关键词注释:
- “藻绘”可能指人造的艺术品或画作;
- “作物”在这里指的是人工制造的事物;
- “无声篇”意指真正的艺术作品无需言语就能展现其价值;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形式或声音的表达,而是在于作品本身能够传递情感与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