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南旧植千竿绿,高者如墙大如屋。
风狂雨急墙屋翻,干折丛低共倾覆。
忽惊舞罢鸿门会,怒斗纷纷碎苍玉。
复似骊山坠石余,数百书生葬坑谷。
初疑凤羽堕当空,更讶箨龙身在陆。
翠落琼飞不复完,顿使泥沙汗人目。
忆昔新移近水隈,瘦骨棱层不盈束。
晨浇恐被风日燥,晚护幸免霜雪酷。
十年长养成亦艰,一旦摧颓势何速。
我时夜半惊水至,崛起苍黄问僮仆。
彼呆不识人意劳,只顾囊衣与甔粟。
观里桃花何足论,堂前楠树犹堪录。
无家更欲买山林,有径谁当伴松菊。
前轩好竹只数个,颇觉幽怀看未足。
春来拟欲探萌芽,苍苔慎勿迷双躅。

这首诗是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哀悼。以下是逐句的注释:

悼竹
园南旧植千竿绿,高者如墙大如屋。
风狂雨急墙屋翻,干折丛低共倾覆。
忽惊舞罢鸿门会,怒斗纷纷碎苍玉。
复似骊山坠石余,数百书生葬坑谷。
初疑凤羽堕当空,更讶箨龙身在陆。
翠落琼飞不复完,顿使泥沙汗人目。
忆昔新移近水隈,瘦骨棱层不盈束。
晨浇恐被风日燥,晚护幸免霜雪酷。
十年长养成亦艰,一旦摧颓势何速。
我时夜半惊水至,崛起苍黄问僮仆。
彼呆不识人意劳,只顾囊衣与甔粟。
观里桃花何足论,堂前楠树犹堪录。
无家更欲买山林,有径谁当伴松菊。
前轩好竹只数个,颇觉幽怀看未足。
春来拟欲探萌芽,苍苔慎勿迷双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变化和衰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哀悼之情。

首联“园南旧植千竿绿,高者如墙大如屋。”描绘了竹林的景象,千竿竹子郁郁葱葱,高耸入云,如同一堵墙一样高大。

颔联“风狂雨急墙屋翻,干折丛低共倾覆。”则描述了风雨的肆虐,使得竹子的根部折断,枝条低垂,最终倒塌。这里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

颈联“忽惊舞罢鸿门会,怒斗纷纷碎苍玉。”以舞剑比喻战斗,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坚韧和不屈。

接下来几联继续描述竹林的变化和衰败:“复似骊山坠石余,数百书生葬坑谷。”将竹比作骊山的石头,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数百书生葬坑谷”则暗喻了竹林的衰落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尾联“我时夜半惊水至,崛起苍黄问僮仆。”则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惊醒,询问僮仆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竹林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