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吾已惯,岂但似山僧。
延客不沽酒,呼童或煮冰。
茅斋空四壁,蒯剑照孤灯。
独有罗浮梦,依然在曲肱。

【解析】

本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现了诗人的清贫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一联,无家吾已惯——没有家,我就习以为常了。“无家”指没有固定的居所、住处,也指没有家庭;“惯”表示习惯、适应。诗人以山僧自喻,说明自己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已经习惯了。

第二联,延客不沽酒——邀请客人也不准备酿酒。“延客”指招待客人;“沽酒”即卖酒。诗人以山僧自喻,表明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多余的财物招待来访的朋友,更没有条件酿酒款待朋友。

第三联,呼童或煮冰——呼唤童子去煮冰块。“煮冰”就是用冷水将冰块冷却到凝固,再放到火上加热融化成水。“或”是有时的意思;“童”指童仆;“煮”是烧。诗人以山僧自喻,说明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多余的财物招待来访的朋友,更没有条件酿酒款待朋友。

第四联,茅斋空四壁——茅屋简陋,四面墙壁都是空荡荡的。“茅斋”指简陋的茅屋;“空”是空空的;“四壁”就是四周的墙壁。诗人以山僧自喻,表现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多余的财富来装饰自己的住所。

第五联,蒯剑照孤灯——蒯(kuǎi)草制成的剑放在灯台旁。“蒯”是蒯草;“剑”指宝剑;“照”是照着;“孤灯”指孤单的油灯。诗人以山僧自喻,表现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多余的财富来购买照明用具。

第六联,独有罗浮梦,依然在曲肱——只有罗浮山的梦境,还在枕头上。“独有”是只有关涉;“罗浮”是罗浮山;“梦”指梦境;“曲肱”是弯曲着胳膊睡觉。诗人以山僧自喻,表现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多余的财富来购买照明用具。

【答案】

夏日即事

无家吾已惯,岂但似山僧。

延客不沽酒,呼童或煮冰。

茅斋空四壁,蒯剑照孤灯。

独有罗浮梦,依然在曲肱。

译文:

没有什么财产我早已习以为常,哪里只是像山中僧人。

邀请客人不用买酒喝,叫童子煮点凉水解渴。

茅屋简陋四壁空旷,宝剑横置照亮孤灯。

唯有南归梦中的罗浮,依然还在床上睡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