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开宝地,方外有良缘。
偶与许洵辈,来参支遁禅。
晴光分翠岱,春色满诸天。
不尽贪幽兴,松林锁夕烟。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于唐开皇初年游永泰寺时写的。诗中描绘了永泰寺的幽静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佛家的向往和追求。

“东山开宝地”,东山即指泰山,泰山在唐代被称为“东岳”,这里说开宝地,即开宝寺所在地,即今天的泰安市,这是写景。“方外有良缘”是说佛教界有好的缘分(机缘);“方外”是指佛教徒,“良缘”就是良好的机缘。

“偶与许洵辈,来参支遁禅。”是说自己与朋友们一起来到支遁和尚那里参悟佛家道理。“支遁”是晋代一位著名的佛教高僧,他曾在庐山建支遁寺,后人称他为“支公”。这里以支遁自比,表示自己也想成为像支遁那样的高僧。

“晴光分翠岱,春色满诸天。”意思是晴天的阳光把青翠的群山分开开来,春天的景色遍布整个天空。这两句描写出永泰寺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尽贪幽兴,松林锁夕烟。”这两句是说自己不想在这里逗留太久,因为想领略更深一层的佛学境界,所以打算离开此地。这里的“松林”指的就是“支遁”,因为支遁曾在此隐居,所以诗人将支遁称为“松林”。

【注释】

永泰寺:位于今山东泰安市北麓。

开宝寺:在今山东济南西南郊。

支遁:晋末僧人,字道林,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后居庐山。

许洵:不详。

【译文】

登上东山,发现宝地开凿,佛教有好因缘。

偶然跟许洵等人一起,前来参拜支遁的佛学。

晴天阳光照亮青翠的群山,春天景色布满整个天际。

不想在这留恋,因为想去更深一层领悟佛学。

在支遁处观赏松林,欣赏夕阳下的烟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