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一径转,徐步到城边。
烟散窗中树,凉生雨后天。
笔床封积藓,石磴泻鸣泉。
回首高台上,秋山更可怜。
游周园
垂杨一径转,徐步到城边。
烟散窗中树,凉生雨后天。
笔床封积藓,石磴泻鸣泉。
回首高台上,秋山更可怜。
注释:
游周园:游览园林。
垂杨:杨柳。
一径(jìng):一条小路。
转:曲折蜿蜒。
徐步:缓慢地行走。
城边:指城墙的旁边,靠近城市的一侧。
烟散:烟雾消散。
窗中树:窗户旁的树木。
凉生:凉爽的感觉产生。
雨后:雨水之后。
天:天空。
笔床:供书写用的小木台或石台。
封积:积累,长满了藓类植物。
石磴(dèn):台阶、石阶。
鸣泉:发出声音的泉水。
回首:回头看。
高台:高高的台子。
秋山:秋天的山景。
可怜:可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赏园林景色的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游赏园林的过程和感受,以及园林中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情。
首联“垂杨一径转,徐步到城边”写诗人沿着垂杨小径缓步来到城边。垂杨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这里用来点题“游周园”。一径是指曲折蜿蜒的小路,诗人沿着这条小路慢慢地走着,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颔联“烟散窗中树,凉生雨后天”写诗人看到窗外的树木被烟消云散,感受到凉意从雨后的空气中传来。雨后天晴,阳光明媚,树木显得更加翠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颈联“笔床封积藓,石磴泻鸣泉”写诗人看到笔床上长满了苔藓,阶梯上的水声潺潺流淌。笔床是供写字用的台子,这里可能是诗人休息的地方;石磴则是台阶,诗人在阶梯上行走时听到了水声。这两句描述了园林中的建筑和自然景观。
尾联“回首高台上,秋山更可怜”写诗人回头望去,看到了高台上的秋山景色。秋天的山上景色宜人,但诗人却感到有些凄凉,可能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或者亲人。这里的“可怜”表达了诗人对秋山景色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以游赏园林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游赏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