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桥下一茅堂,函有骊珠照乘光。
闭户读书无俗虑,蓬蒿三尺坐清凉。

第一首

瓦窑桥下有茅屋,里面放着骊珠照车光。

闭户读书无俗虑,蓬蒿三尺坐清凉。

注释:瓦窑桥——地名,在洛阳。骊珠——珍珠。骊山出产的名贵珍珠,这里泛指李茂才兄弟的才能。函——匣子。骊珠照乘光——形容李茂才兄弟的才能像骊山产的珍珠一样珍贵,可以照亮车子,比喻其才智卓越、德才兼备。

赏析:此诗赞美李茂才兄弟的才智和品德,他们才华出众,德行高洁,犹如骊山产的瑰宝般璀璨夺目。诗人以“瓦窑桥下一茅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生活画面。他称赞李茂才兄弟如同明珠一般,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值得世人称颂。

第二首

瓦窑桥下有一茅屋,里面有匣子装着骊珠。

关上门读书没有世俗的忧虑,只有蓬蒿三尺的地方才能感到清凉。

注释:瓦窑桥——地名,在洛阳。骊珠——珍珠。骊山出产的名贵珍珠,这里泛指李茂才兄弟的才能。匣子——装珠宝的盒子。骊珠照乘光——形容李茂才兄弟的才能像骊山产的珍珠一样珍贵,可以照亮车子,比喻其才智卓越、德才兼备。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李茂才兄弟的敬佩之情。他赞赏李茂才兄弟的才智和品德,认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同时,他也感叹自己与李茂才兄弟之间的差距,无法与他们在学识和才能上相提并论。然而,他并未因此自卑或沮丧,而是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