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山下碧江横,枉策丘□觅友生。
草榻芳尊欢聚首,浮云疏雨不胜情。
【注释】
三山:即三山矶,在江西九江。碧江:指长江。丘□(jiāo):指庐山,山名。友生:朋友。草榻、芳尊:都是借指宴饮的场所。浮云疏雨:形容天气晴朗。不胜情:指感情深厚,难以表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陈山人相别之后又相聚,故作此诗以赠。首二句写离别时的情景。诗人从九江出发,经过三山矶,来到庐山脚下。他看到一条碧绿的江水横贯全境,便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去拜访老朋友陈山人。“三山山下”四字暗藏深意,点明离别的地点。“枉策丘□觅友生”,是说自己枉自驱车来到庐山之巅寻找友人,可见友情之重、思念之深。“草榻芳尊欢聚首”一句,写两人重逢时的欢乐情景。诗人和陈山人坐在简陋的草榻上,畅饮着芳香醇美的酒,尽情地欢聚在一起。这里“欢聚首”三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义,而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团聚的渴望。最后两句写分别时的情景。“浮云疏雨不胜情”,是说分手时,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和稀疏的雨丝都显得分外动人,然而却无法抵挡住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两句诗写得非常细腻,既写出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又表现了友情的珍贵。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结构紧密,层次井然,既有离别前的欢聚,又有离别时的不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