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烟茫茫,渭水从中泻。
自三千年来,凤皇不复下。
羸马厌空郊,冻禽啼永夜。
高馆发长歌,王风慨沦谢。
岐山烟茫茫,渭水从中泻。
岐山:即太白山,在陕西宝鸡市东南。
凤皇不复下:指秦末农民战争失败后,秦始皇子婴投降,汉王朝建立。凤皇: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羸马厌空郊:瘦弱的马厌倦了空旷的郊野。
冻禽啼永夜:寒冷的夜晚,冻死的鸟鸣叫。
高馆发长歌,王风慨沦谢:高高的楼阁中传出长歌,悲壮的歌声感慨着沧桑的历史。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秋天从长安返回岐下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国运衰微和英雄功业不就的感慨与不平。
开头两句“岐山烟茫茫,渭水从中泻”,写岐山、渭河一带景色,渲染出一片凄凉、萧瑟的气氛。诗人以苍茫、辽远来烘托心情,以浩荡、奔流象征历史进程,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情绪。
三、四句“自三千年来,凤皇不复下”。这两句说自从秦末农民起义军失败以后,像凤凰那样的圣明之君不再降生,这是讽刺当时唐玄宗荒淫无道,宠幸杨贵妃,政治日益腐败,导致国家危机四伏,民不聊生。
五、六两句“羸马厌空郊”,写诗人在荒凉的郊外骑马漫游,“羸马”暗喻自己年迈体衰,而“空郊”则写出他感到前途渺茫、孤独寂寞。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自身的感慨。
七、八句“高馆发长歌,王风慨沦敻”。诗人来到一个高楼之上,听到有人唱起悲壮的歌来,感叹着历史的兴亡变迁。“王风”在这里指西周的先祖周文王、周武王。这两句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最后两句“赏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秋天从长安返回岐下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国运衰微和英雄功业不就的感慨与不平。开头两句“岐山烟茫茫,渭水从中泻”,写岐山、渭河一带景色,渲染出一片凄凉、萧瑟的气氛。诗人以苍茫、辽远来烘托心情,以浩荡、奔流象征历史进程,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三、四句“自三千年来,凤皇不复下”。这两句说自从秦末农民起义军失败以后,像凤凰那样的圣明之君不再降生,这是讽刺当时唐玄宗荒淫无道,宠幸杨贵妃,政治日益腐败,导致国家危机四伏,民不聊生。五、六两句“羸马厌空郊”,写诗人在荒凉的郊外骑马漫游,“羸马”暗喻自己年迈体衰,而“空郊”则写出他感到前途渺茫、孤独寂寞。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自身的感慨。七、八句“高馆发长歌,王风慨沦敻”。诗人来到一个高楼之上,听到有人唱起悲壮的歌来,感叹着历史的兴亡变迁。“王风”在这里指西周的先祖周文王、周武王。这两句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