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拥千官出,鸣銮历上都。
清涂驱海若,飞驭役天吴。
云树张仙幄,山花荐御厨。
恩光遍岩穴,中谷动嵩呼。
【注释】
驾出西山:指帝王出行。盖,同“盍”,何不;千官:百官。鸣銮,銮铃发出响声。历,经过,指登上。上都,这里指皇宫。清涂,指京城的清洁道路。海若、天吴,神话中的水神和水族。张,铺陈。仙幄,指神仙居住之处。山花,指野花。中谷,指宫廷。嵩呼,山呼之声。嵩是泰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为五岳之一。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秋八月,诗人扈从至东都洛阳。
开头四句写皇帝出游的情景。首句“盖拥千官出”,意思是说天子要带上千名官员一起出去。次句“鸣銮历上”指皇帝车驾已到达京城,又通过“鸣銮”二字表明皇帝出行时的威风。三、四两句写皇帝所过之处,“清涂驱海若,飞驭役天吴”,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所到之处,如同海神被驱赶着一样。“飞驭”指皇上的车驾,“役”通“驭”,驾驭,控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经过京城,就像海里的神祗被驱赶得远远的,天上的神祗也被控制起来,不敢妄动,真是威风凛凛。
五、六两句写皇帝的车驾所经之地。“云树张仙幄,山花荐御厨”,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经过时,山上的树木张开了像仙家居住的帷帐一样的树林,路边的野花也献给了皇帝的御膳厨房。“张”、“荐”,都是奉献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美丽的景色。
最后四句写皇帝车驾经过的地方,老百姓都出来欢迎皇帝,连山中的神灵也出来迎接。“恩光遍岩穴,中谷动嵩呼”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经过的地方,恩泽普照到了山中的洞穴,就连深山中的人也要出来迎接皇帝了。“嵩呼”,即山呼,指山间的居民前来朝拜的声音。
全诗描写了皇帝的车驾经过时的景象,渲染了皇权至上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