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高隐处,茅屋傍松萝。
犬吠樵夫至,车声长者过。
春风多兴趣,秋月费吟哦。
忽觉光阴晚,衰颜可奈何。
【注释】
寄隐居:寄情于隐居之地。高隐处:指隐居的地方,高人隐士居住的地方。道人高隐处:指隐士的居所。茅屋傍松萝:指房屋旁边长满了松萝。松萝:松树和藤萝,此处形容房屋旁环境优美。犬吠樵夫至,车声长者过。犬吠樵夫至:指有樵夫经过,狗叫起来。车声长者过:指有人骑着马经过。长者:年长的有身份的人,这里指有地位的隐士。
春风多兴趣,秋月费吟哦。春风多兴趣:春风吹拂着万物都充满了生机。秋月费吟哦:秋天的月亮需要花费心思去吟咏(欣赏)。
忽觉光阴晚,衰颜可奈何。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衰老的容颜又有什么办法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个画面,生动地描绘出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
首句“道人高隐处,茅屋傍松萝。”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道人居住在高处,周围环境幽雅美丽。这里的“高隐处”既指道人的住处,也暗示了他们的高洁品质。第二句“犬吠樵夫至,车声长者过。”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场景,这里有樵夫和车夫经过,展现了隐士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第三句“春风多兴趣,秋月费吟哦。”则是对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的描述,通过描写春风和秋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忽觉光阴晚,衰颜可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去,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只能接受现实。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和谐自然、恬淡宁静的隐士生活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