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景苍茫望处迷,无端诗思谩成题。
荒城夜犬墙头吠,野店晨鸡树上啼。
驿吏鸣铃来远堠,行人驰马渡深溪。
路傍时听农夫语,陇亩收成稼穑齐。
【注释】
苍茫:迷茫,迷漫。驿: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来往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堠:古代边防哨所或烽火台。陇亩:田畔,指田野。稼穑:庄稼。
【译文】
沙河驿路上,望见烟景迷茫,无端的诗思便随意成题了。
荒城夜宿的狗,从墙头吠叫;野店晨起的鸡,从树上啼鸣。
驿吏在鸣铃,为的是远哨站来人;行人骑马过深溪,为的是渡溪过险道。
路旁时常听到农夫的话音,是说陇上庄稼丰收。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夔州判官时,途经沙河驿时所作。
首联写“行客”所见的荒村景象。“烟景”,指烟雾笼罩的景象;“苍茫”,指迷蒙迷茫,迷离惝恍的样子,这里指茫茫烟雾之中的景象。“望处迷”点明行客所见之景,即“烟景”中的迷蒙一片。“无端”,即无意,指诗人因无聊而随意题诗。“诗思谩”即诗思不专一,无心作诗之意。“谩成题”,即随手写成的题诗。
颔联写“行客”所闻所见之景。“夜犬”,指夜间看守的家犬。“吠”即狗叫声,这里指家犬的吠叫声。“墙头”,指房檐。“夜犬墙头吠”,既写了“行客”夜晚宿营的情景,又写出了其所见的荒凉凄清之感。“野店”指野外的旅店,“晨鸡”指早晨报晓的鸟儿。“树上啼”,既写了“行客”早晨出发时的情景,又写出了其所见的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情。“驿吏鸣铃来远堠”,既写出了驿站官吏勤勉尽职的情态,也写出了“行客”急于过河的迫切心情。
颈联写“行客”过河时所见之景。“驿吏鸣铃”既交代了驿吏勤勉尽职的情态(驿吏负责传递公文之人),又交代了“行客”急于过河的紧迫心情(行者急于赶路)。“远堠”,指远处的瞭望哨,“堠”即烽火台。“驿吏鸣铃”既表现了驿吏勤勉尽职,又表现了“行客”急于过河的心情。“行人驰马渡深溪”,既交代了行人急于过河的迫切心情,又描写了“行客”过河的紧张气氛。“渡”,动词,意思是跨过去;“深溪”,指深谷中湍急的溪水;“驰马”指骑着快马;“渡”字既写出了行人骑快马上趟深溪的急切心情,又突出了河水湍急的特点。
尾联写“行客”过河后所见到之景。“路傍”,指路边。“时听农夫语”,既交代了行人过河后的情况,又交代了“行客”所听到农夫说的话。“农夫”,指农民。“语”指说话;“陇亩”,指田间。“收成稼穑齐”,既交代了农夫正在忙于田间劳作,又表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