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
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
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
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
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
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
【注释】癸:十二干纪之一,即十二月。夘:岁首。陶诗:指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第二首。其一:一、哲人达时命;哲人通晓天道和人道,懂得顺应时宜。达:通晓,明白;时命:时机和命运。二、未遇亦安贫;即使没有遇到知音赏识也心安理得。未遇:没有遇到知音。三、我怀沮溺俦;我的志向像沮水之滨的人一样恬淡自守。沮溺:沮渠蒙逊的部将沮渠蒙逊,字天锡,号蒙逊,河西鲜卑族。沮渠蒙逊是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凉的创始人。四、宁惮四体勤;难道不怕身体疲惫吗?四体:四肢。五、躬耕有莘叟;亲自耕种在莘野的老人,有莘氏,地名。六、道可觉斯人;道理可以使那些隐逸之人觉醒。觉:觉悟。七、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假如三次聘请都没有来,天下又怎能出现新的人才呢?八、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君子有各种才能,到处都感到高兴。九、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以前没有古人的志向,哪里能够期望居于国家要职。向无古人志,向:以往。十、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我的酿造已经成熟,就邀请邻居一起开酒宴。十一、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一同醉倒在茅檐下,与上古时代百姓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为晋代诗人陶渊明所作。此诗抒发了诗人隐居田园生活的惬意和豪迈之情。
“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哲人通晓天道和人道,懂得顺应时宜,即使没有遇到知音赏识也心安理得。“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以沮渠蒙逊自况,表明自己志向像沮水之滨的人一样恬淡自守,不以身体疲劳为患。“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说明自己亲自耕种在莘野的老人,道义可以使那些隐逸之人觉醒。“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倘若三次聘请都没有来,天下又怎能出现新的人才呢?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君子有各种才能,到处都感到高兴。“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向无古人志”,以前没有古人的志向,哪里能够期望居于国家要职。“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我的酿造已经成熟,就邀请邻居一起开酒宴。“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一同醉倒在茅檐下,与上古时代百姓一样自由自在。
全诗表达了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在田园中感受到的愉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