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性颇乐饮,深识醉中境。
况居萧散地,宜醉不宜醒。
诗成无与和,意适还自领。
醉后饶篇章,聊以托毛颖。
我观先哲文,丹青垂焕炳。

注释:

我的性格非常喜欢喝酒,深知醉中的境界。

何况居处偏僻之地,应当沉醉不应当清醒。

诗歌写成了没有和的人来和,意适还自己领会。

喝醉酒后有文章可以写,姑且用毛笔来代替砚台。

我看先贤的文辞,像画中的丹青一样灿烂辉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饮酒之乐及其与古人比邻而居、同饮共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乐趣的热爱及追求。

首联点出“吾性颇乐饮”,“醉中境”即指此。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处“醉中境”即以采菊为喻,表现作者在饮酒之时的心境。陶渊明爱菊,其诗多以菊为题材。陶渊明曾于彭泽县令任上,因不愿受郡守韩康度的邀请去郡府赴宴而弃官归隐。陶渊明弃官归隐之后,过着田园生活,经常饮酒作诗,其中就有许多饮酒诗。这些诗篇,或描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或抒发政治上的不满,或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有的则直接吟咏饮酒之乐。此诗正是吟咏饮酒之乐之作。

第二联说“居处僻地,宜醉不宜醒”,意思是说,我居住在僻远的地方,所以应该沉醉不应当清醒。这一句既是说自己的处境,又暗含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第三联写“无与和”,意即没有和之人可与自己一起饮酒,“意适还自领”,意即自己饮酒意兴正好,无人能与之共同享受,只好独自陶醉。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第四联说“诗成无与和,意适还自领”,意思是说,我的诗作已经写成了,没有人和我一同饮酒吟咏,我自己饮酒意兴正好,无人能与我一起享受,只好自己一人陶醉。这两句进一步写出诗人独酌时的喜悦之情。

第五联说“醉后饶篇章,聊以托毛颖”。意思是说,醉酒之后可以写很多文章,姑且用毛笔来代替砚台,将它们写出来。这一句是说,在醉酒之时可以尽情写作,不必拘泥于形式。

第六联写“观先哲文”,意思是看先代贤人的文辞,如画中的丹青一样灿烂辉煌。这一句是在赞美古代圣贤的风采,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之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以及追求。同时,也借酒寄情,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