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空山里,频年懒着花。
因君有幽赏,聊为报瑶华。
枯寂已成性,清虚愿托家。
无心布疏影,不用赋横斜。

【注释】

梅花六咏:这是一首咏梅诗。“咏”即歌咏,这里指写诗。六咏指《梅花五首》。

因君:指诗人的朋友。

瑶华:美玉的光彩,比喻梅花的美艳。

枯寂已成性,清虚愿托家:梅花已经形成了它的孤高、寂寞的个性,它愿意在幽深的山里托身于家。

疏影:稀疏的树影。

横斜:指梅花枝头的倾斜,也用来形容花姿的不整齐和不对称。

赏析: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后两句写自己为梅花所感动。

首联“摇落空山里,频年懒着花。”以景起兴,勾勒出一幅空山中的冬寒图。梅花在严冬中开放,不畏严寒,独自挺立。“摇落”二字,描绘了梅花不畏霜雪的姿态,“频年”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因君有幽赏,聊为报瑶华。”以人带物,将诗人与梅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梅花的美丽吸引了诗人的目光,诗人不禁为之动容,于是决定以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聊为报瑶华”,诗人以“瑶华”自喻,将自己比作盛开的梅花,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颈联“枯寂已成性,清虚愿托家。”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坚韧性格和清高品质。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种坚韧的品质令人敬佩。同时,梅花还具有清高的品格,不追求名利,而是寄情山水,寄托于大自然之中。诗人将这两种品质都赋予了梅花,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敬仰之情。

尾联“无心布疏影,不用赋横斜。”以物喻人,将诗人与梅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看到梅花疏影斑驳,便产生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梅花的姿态也不需要刻意去修饰,只需静静地开放即可。诗人以“疏影”和“横斜”来描绘梅花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诗人与梅花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