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魄盈盈立,无花亦自香。
更从向暖处,先为逗春光。
瘦影浮僧舍,疏枝亚女墙。
好呼山上月,还为奏霓裳。

梅花六咏

《濯魄》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以梅花自喻,表达了作者的傲岸、高洁、清贞、超俗的品质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梅之形、神、韵;后两句则借物抒情,托物寄意。

译文:

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挺立着,它没有花却自有清香。它在温暖的地方生长,首先吸引春天的气息。瘦弱的枝影映照在僧人居住的小屋上,稀疏的枝条倒映在女子的墙头。好让明月来呼唤,还为天上的彩云伴奏。

注释:

  1. 濯魄(zhuó pò):沐浴寒气。
  2. 盈盈(yíng yíng):形容体态轻盈美好的样子。
  3. 无花亦自香:即使没有开花,也有香味。
  4. 向暖处:靠近温暖的地方。
  5. 先为逗春光:首先吸引春天的气息。
  6. 瘦影浮僧舍,疏枝亚女墙:瘦弱的枝影映照在僧人居住的小屋上,稀疏的枝条倒映在女子的墙头。
  7. 好呼山上月,还为奏霓裳:愿明月能来召唤,还为天上的彩云伴奏。
    赏析:
    这是李群玉的一首咏梅诗。诗人将梅花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感情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梅花傲视风霜、不随世俗、不求荣华富贵的崇高品格。
    首联“濯魄盈盈立,无花亦自香。”以梅花喻人,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立不倚、傲然挺立的特点。诗人以“濯魄”二字形容梅花的傲骨,以“盈盈”一词描绘出梅树婀娜多姿的姿态。“无花亦自香”则是说,即便是梅花没有开过花,但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里的“亦”字,表明即使是没有开花的梅花也具有独特的美,无需依赖花朵也能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味。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纯洁高雅,更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追求。
    颔联“更从向暖处,先为逗春光。”继续描绘梅花的傲骨和独特之美。诗人用“向暖处”来形容梅花生长的环境,暗喻梅花在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而“先为逗春光”则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精神。梅花在寒冬中率先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坚强品格。
    颈联“瘦影浮僧舍,疏枝亚女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形态和独特韵味。诗人将梅花比作瘦弱的人影,将梅花的枝干比作女子的墙头,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婀娜姿态和柔美气息。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好呼天上月,还为奏霓裳。”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诗人希望明月能够降临,为梅花演奏美妙的音乐。同时,诗人还想象着天上的彩云能够为梅花伴乐,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这两句诗不仅是对梅花美丽形态的赞美,更是对梅花精神的颂扬。
    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