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望花宫,逶迤竹径通。
古松为道士,翠羽作芝童。
铁笛邀明月,金軿御晚风。
何当受真诀,长啸紫烟中。

诗句释义

1 隔水望花宫,逶迤竹径通。 - “隔水望”表示隔着水面看到远处的景色,“花宫”可能指的是一座装饰着花朵的宫殿,“逶迤”描述的是弯曲延伸的样子,“竹径通”说明有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竹林深处。整体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中行走时,看到的自然美景以及随之而来的心境变化。

  1. 古松为道士,翠羽作芝童。 - “古松”指长着千年历史的松树,“道士”通常指修道之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中的道士。“翠羽作芝童”中的“翠羽”和“芝童”可能是用来形容道士所佩戴的饰品或者服饰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2. 铁笛邀明月,金軿御晚风。 - “铁笛”指用铁制的笛子,“金軿”是指华丽的车辆,“晚风”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微风。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时,道士吹奏铁笛,邀请月亮一同赏景的画面。

  3. 何当受真诀,长啸紫烟中。 - “真诀”指的是真正的修炼方法或秘诀,”紫烟”常用来形容仙境或高远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修炼秘籍,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并在心中期待与自然合一,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译文

    隔着水看远处的花宫,弯曲的竹径通到竹林深处。
    古老的松树是道士修行之处,道士身着翠羽装束像灵芝般的童子。
    铁制的箫管邀请明亮的月光,华丽的车子御驾晚风。
    什么时候才能学到真本领,长声呼啸在紫色的云雾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道教隐士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山水、松竹、道士等元素,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