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
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
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
- 释义:秋天的树林里露水清新,穿着木屐走在盛开的花丛中。
- 背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大自然也展现出它的丰富和美丽。木屐行走在花间,既是一种生活情趣,也可能寓意着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 释义:野外的竹子和山丘对人报以微笑,深山中的树木仿佛也在欢迎过路的人。
- 象征:竹子象征着坚韧和谦逊,而山丘则代表稳重和宁静。这些自然元素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欢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
- 释义:一座华丽的瑶台位于洞口之上,而简陋的茅屋却坐落在溪流的另一侧。
- 象征:瑶台代表着高贵与神秘,暗示了某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与之相比,简朴的茅屋则显得接地气,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强调了不同阶层或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 释义:向神仙般的伴侣询问,现在谁已经掌握了长生不死的大药?
- 象征:这里的“大药”可能指的是一种神秘的、能够使人永生不老的药物。通过询问神仙般的伴侣,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译文注释
-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
-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
- 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诗中的自然元素不仅仅是背景,而是充满了深层的象征意义,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从个人到自然,再到超然的神仙境界,这首诗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美学空间,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