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蓂传七叶,紫气席边明。
共说今年好,因占此日晴。
含桃照水发,弱柳带烟生。
要识春多少,花间问早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人日喜晴(第一句)

“人日”是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人的生日那天。在这里,作者用“喜晴”来表达自己对这一天天气晴朗的愉快心情。这里的“晴”字不仅指天气晴朗,还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 阶蓂传七叶,紫气席边明(第二句)

“阶蓂”是一种古代的吉祥物,象征着好运和福气。“传七叶”意味着这种吉祥物已经传递了七代,代表了长久的好运和祝福。这里的“紫气”是指祥瑞之气,寓意着吉祥和美好。而“席边明”则形容这股紫气如同明亮的灯光一样,为作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 共说今年好,因占此日晴(第三句)

“共说”表示大家都在谈论或分享这个好消息。“今年好”指的是新的一年充满了好运和幸福。而“因占此日晴”则是说人们通过占卜或者观察天气来判断这一年会是一个好日子。这里的“晴”字再次强调了作者对这一天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 含桃照水发,弱柳带烟生(第四句)

“含桃”是一种水果,这里可能指的是桃花。桃花在水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春天的气息。而“弱柳带烟生”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这里的“烟”字给人一种朦胧、轻柔的感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优美。

  • 要识春多少,花间问早莺(最后两句)

“要识”意为需要了解或知道。“春多少”则表达了作者想要了解春天有多少个年头或季节。而“花间问早莺”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花丛中,作者询问早起的黄莺关于春天的信息。这里的“早莺”指的是清晨歌唱的黄鹂鸟,它们清脆悦耳的歌声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中的“晴”字也多次出现,暗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此外,诗中的“人日”、“紫气”、“含桃”、“弱柳”等词语都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