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鼓山阴棹,来寻水竹居。
短檐芳树合,幽径白云馀。
留客听啼鸟,呼童唤买鱼。
溪山随处好,吟眺及春初。
【注】稚谟:指冯稚谟,字文赏,号东堂。山阴:今浙江绍兴。
偶鼓(lè)山阴棹(zhào):偶尔击船而归。棹:桨。
寻(xún):寻找。水竹居:以水为邻的竹舍。
合:聚集。
馀:余留。
留客听啼鸟:留客人在竹林中聆听鸣禽。
呼童唤买鱼:呼唤童仆去购买鲜鱼。
吟眺(tiào):吟咏眺望。
及:来到。春初: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写诗人访友后即兴之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偶鼓山阴棹,来寻水竹居。”描绘了诗人偶然回到山中,发现朋友正在竹林中居住的情景。“偶鼓山阴棹”,说明诗人是在偶然间鼓起勇气回山中探寻朋友,“来寻水竹居”则进一步描绘了他找到朋友并决定留下来欣赏他的生活场景。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偶然回山中的原因和过程,也展示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第二句“短檐芳树合,幽径白云馀。”进一步描绘了朋友家的环境。“短檐芳树合”,形容房屋虽然矮小,但周围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幽径白云馀”,则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两旁是茂密的树木,天空中的云朵悠悠飘过,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两句既描绘了朋友家的环境特点,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留客听啼鸟,呼童唤买鱼。”描述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场景。“留客听啼鸟”,表明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欣赏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呼童唤买鱼”,则描绘了诗人召唤童仆去买鱼的场景,表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照顾。
第四句“溪山随处好,吟眺及春初。”总结了全文的主题思想。“溪山随处好”,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优美的景色可以欣赏;“吟眺及春初”,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春天的美好。这两句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展现出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