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春水上,客到梦俱澄。
笑指东方白,遥看旭日升。
在家能出世,有发亦为僧。
但自空诸有,何从得未曾。
【注释】
1、阮宝夫:字子真,浙江余姚人,元末明初诗人,有《啸楼集》。过访啸楼:来访啸楼。止宿有赠:住宿并赠送礼物。次其韵:应阮的要求写诗作答。
2、小楼春水上,客到梦俱澄:“小楼春水”句:小楼位于春天的江边,春日的江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小楼上的春色。“客到”句:客人来到时,小楼里的我全都进入梦乡,仿佛都进入了清静的境界,一切杂念都没有了。
3、笑指东方白,遥看旭日升:“笑指”句:微笑着指向东方天将发白的地方。“遥看”句:远远地看着太阳刚刚升起。
4、在家能出世,有发亦为僧:“在家能出世”句:在世俗中生活也能超然物外,如同出世的高人。“有发亦为僧”句:即使头发稀疏,也可以成为僧人。这两句是说,即使自己身处世俗之中,也能达到超脱世俗的高远境界,就像一位高僧一样。
5、但自空诸有,何从得未曾:但是只要心空了,什么也没有了,怎么还会有什么从未有过的东西呢?“空诸有”:心空,也就是放下一切执着。“何从得未曾”:又怎么会有从未有过的东西呢?这里用“曾”字表示过去,“未”字表示未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阮子真的邀请而创作的。阮子真(1289-1359),字子真,一字宝夫,余姚人。元末明初诗人。与张可久、贯云石、杨果并称“四大家” ,又有“浙西三才子”(即张可久、贯云石、贯宗可)之誉。有《啸楼集》,今佚。
首联写诗人于小楼上迎客,客人一来他便入梦,似乎进入了一种清静无为的境界。颔联写诗人对客人的到来感到欣喜,并希望客人能像自己一样达到超尘拔俗的境地。颈联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既能够生活在世俗之中,又能超然物外,达到了佛家所谓的大解脱境地,因此可以像和尚一样随意出入世间红尘。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没有牵挂,那么一切都不存在了,又怎么能有什么未曾存在的事物呢?这里的“空诸有”和“曾”字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
这首诗以小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