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东来海路长,犹传烽火满辽阳。
斑衣不是将军事,要取胡头作羽觞。

诗句原文:

青鸟东来海路长,犹传烽火满辽阳。 斑衣不是将军事,要取胡头作羽觞。

诗句翻译:

青鸟从东方飞来,大海的路途漫长,仍然能传来边疆烽火连天的警报。身穿斑色战衣的人不是将领的身份,而是要用敌人的头颅作为酒杯来饮酒庆祝。

诗句注释:

  • 青鸟: 古代传说中传递消息的神鸟,这里借指书信使者。
  • 东来: 表示方向,暗示书信是从远方来的。
  • 海路长: 描述海上行程遥远。
  • 烽火: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这里用来象征边疆的紧张局势。
  • 辽阳: 古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是明朝时期的边关重地。
  • 斑衣: 古代军装,这里可能指的是身着军装的人。
  • 将军事: 将军之职,通常指代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或统帅。
  • 胡头: 指敌方首领的头,这里可能暗喻敌人。
  • 羽觞: 古代一种酒器,这里指代酒杯。

诗句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其简练有力的笔触,生动描绘了一封紧急的书信以及随之而来的边疆战争的消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强烈的视觉画面。通过“青鸟”与“海路长”的比喻,表达了信息的迅速和遥远;而“烽火”则加强了边境紧张的氛围。同时,“斑衣非将军事”一句,巧妙地颠覆了常规的军事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最后,通过“要取胡头作羽觞”这一动作描写,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云龙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当时文学环境中的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