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茸自满地,敢与花争春。
何苦玉阶下,年年傍锦茵。
舞蝶常留影,鸣虫不露身。
未知南浦上,多少断肠人。

春草

春草蒙茸自满地,敢与花争春。

何苦玉阶下,年年傍锦茵。

舞蝶常留影,鸣虫不露身。

未知南浦上,多少断肠人。

注释:
春草(qióng cǎo):一种生长在春天的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速度。
蒙茸(méng rōng):形容草长得茂盛而杂乱的样子。
敢(gàn):表示勇气或决心。
玉阶(yù jiē):古代宫殿台阶的美称,常用来比喻高官显贵。
年年:每年。
傍(bàng):靠近,依偎。
锦茵(jǐn yīn):华丽的地毯。这里指皇宫中的地毯,通常由珍贵材料制成。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首句通过“蒙茸”二字,生动勾勒出春草生长的盛况,展现出一种无以名状的生命力。紧接着,诗人以大胆的笔触,将春草比作不畏强权、敢于与花朵争春的勇者,这不仅赞美了春草的坚韧,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转而描写春草的生长环境,用“玉阶下”和“锦茵”这两个意象,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春草的美丽与尊贵。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升华,从对自然景物的赞叹,转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舞蝶常留影,鸣虫不露身”,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舞动的蝴蝶和鸣叫的昆虫,传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对这些生物的观察,引发了对生命易逝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被遗忘的无奈。

最后一句“未知南浦上,多少断肠人”,则是对全篇的收束。这句诗运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南浦”,这个词汇通常与离别、思念联系在一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离别之痛和相思之情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草、春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咏春之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