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弱柳不胜春,袅袅垂条向水滨。
奈可轻盈愁少妇,岂堪攀折赠离人。
烟消翡翠眠初起,风折鸦黄舞乍新。
犹喜芳心未成絮,肯将眉黛向人颦。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理解分析。“依依弱柳不胜春,袅袅垂条向水滨。”“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枝随风摇曳。“袅袅”形容下垂的柳枝随风飘动。“弱柳”指新生嫩绿细长的柳树。“不胜春”是说柳枝被春天风吹得摇摇晃晃,无法承受春风的吹拂。“奈可轻盈愁少妇,岂堪攀折赠离人。”意思是:难道可以轻易地将这纤细、柔美、轻盈的柳枝送给那些即将离别的人吗?“岂堪”的意思是:怎么能够。“赠离人”是说送别之人。“奈可”即怎能,哪能。“轻盈”指轻快而敏捷的样子。“愁少妇”是说那些即将离别的人。“岂堪”意为怎么能够。诗人以柳喻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烟消翡翠眠初起,风折鸦黄舞乍新。”意思是:烟雾散尽时,翡翠色的柳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芽儿;风来时,黄色的柳絮在风中翩翩起舞。“翡翠眠初起”,翠色如玉的柳芽刚刚从水中探出。“翡翠”指翠绿色的玉石。“烟消”指雾气消散。“烟消”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翡翠眠初起”一句写出了柳芽初露,含苞待放的美景。“风折鸦黄舞乍新”,“风折”是说风轻轻一吹就使得黄莺儿般的柳絮在空中飞舞起来。“舞乍新”是说柳絮刚被风一吹就在空中飞舞起来。“鸦黄”是指黄鹂的啼鸣声,此处代指柳絮。这句写出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犹喜芳心未成絮,肯将眉黛向人颦。”意思是:我欣喜于你心中还没有长出柳絮,不肯用眉毛皱来表达对你的思恋。“芳心”是比喻女子的心。“芳心”句写柳絮尚小,尚未形成柳絮,故不能随意攀折赠别之人。诗人用“芳心未成絮”这一比喻,既委婉地表明了诗人对离人的惜别之情,又表现出自己对离人的深情厚谊,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柔情蜜意。“肯将眉黛向人颦”意思是:我不愿意用眉头紧蹙来表达对你的怀念。“眉黛”是眉上的青黑之色,这里代指皱眉。“向人颦”是说用眉上的青黑之色去表达自己的愁绪。“眉黛”句写离人因思念而生的愁态。“肯”即不肯,怎肯。两句诗通过柳枝和柳絮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对离人的深深眷恋。
【赏析】
《咏湖上新柳》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王维离开长安赴洛阳期间,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惜别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首联两句先写柳树的娇柔之姿,再写它的婀娜多姿,最后写它所带给人们的欢乐心情。颔联写柳树的枝叶,颈联写柳絮,尾联写柳树的姿态。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杨柳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感情和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春光烂漫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