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孤村夜,疏灯对语心。
风枝时响牖,寒月故明林。
秦陇新游壮,江湖旧恨侵。
侧知南橐重,为有华山吟。

“万里孤村夜,疏灯对语心。风枝时响牖,寒月故明林。”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东庄冬夜别程生自邑》。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万里孤村夜:描述了夜晚时分,一个遥远的村庄孤立无援,显得格外冷清和寂寞。这里的“万里”表达了距离之远和孤独之感,而“孤村”则强调了村庄的孤立状态。

  2. 疏灯对语心: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与朋友相聚,通过微弱的灯光交流着彼此的心声。这里的“疏灯”指的是昏暗的灯光,象征着环境的艰苦或是友情的珍贵。

  3. 风枝时响牖:窗外的树枝在风中摇曳,发出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之声。

  4. 寒月故明林:寒冷的月光穿透林间的空隙,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这里的“寒月”和“明林”形成了鲜明对比,既表达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内心的明亮和坚定。

  5. 秦陇新游壮:诗人提到了自己刚刚游览过的秦陇地区,这里的“新游”表达了对新事物的探索和体验,而“壮”则是对这些经历的感受,可能是壮丽、壮观或是充满力量的。

  6. 江湖旧恨侵: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那些与江湖有关的旧恨仍然影响着诗人。这里的“旧恨”可能是指过去的不愉快或者未解的恩怨,而“侵”则暗示这些情绪仍旧存在并逐渐侵蚀着诗人的心灵。

  7. 侧知南橐重: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行囊(南橐)被放置在一边,可能是因为它不再重要或者需要休息。这里的“侧知”可能意味着知道或意识到这一点,而“重”可能是指负担或责任。

  8. 为有华山吟: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华山”不仅是地理上的一座山,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志向或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每一句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以及他在面对孤独和艰难时的心境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