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云气通,何峰寺西何者东。
林岩霜横远亦静,烟岚日破重还空。
千山尽历暮转碧,一树不落秋能红。
渐闻钟声出杳霭,得路谁怜马仆功。
【注释】
望少林:即《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望海”。次韵:即和诗之意。三十六峰:指少林寺附近的山峰。寺西何者东:寺西边的山叫什么名。林岩:林木岩石。霜横:霜降。远亦静:远处也显得宁静。烟岚:云雾。日破:太阳出来。重还空:又变空了。尽历:经历。转碧:转为碧绿色。一树不落秋能红:一棵树也不落,秋天还能保持红色。渐闻钟声出杳霭:渐渐听到钟声从雾气中传来。杳霭:幽深的云气。得路谁怜马仆功:有谁能怜惜马仆的功劳?马仆:马夫。
【赏析】
此诗是王安石晚年隐居于钟山(今南京市)时所作。王安石一生为官,对佛教颇有研究,并曾住过寺院。他在任相时,曾作《钟山》诗一首:“钟山龙盘凤翥势,下窥江汉俯淮溠。欲知天地奇瑰怪,白黑相间成文章。”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当时所居住的钟山景色的。本诗即是王安石在钟山游赏之后,写下的一篇记游之作。
首联写望海亭四周的自然景色: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峰峦叠翠,寺西有座山名叫何者,寺东也有一座,不知是何者。颔联写望海亭周围的环境:林木葱茏,云雾弥漫,天刚破晓,山色便显得格外清新;太阳出来了,云雾又消散了,天空又显得空阔起来。颈联写望海亭周围的景象:群山经过一天的游览,已变成了青绿色的一片;而一棵树,即使到了秋天,也依然保持着红色的树叶。末联写望海亭的景致:渐渐地听见了寺中僧人敲木鱼的声音,这声音从浓密的迷雾中传来,真让人感到新奇。诗人在此处感叹自己有谁能同情、怜爱马夫的辛苦呢?(因为诗人骑马到山上去游览,马夫为他牵马,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