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众草皆垂实,两久高墙半湿痕。
百岁荣枯同逆旅,二仪风雾自黄昏。
乌鸦树滑时窥屋,泥泞人稀早闭门。
便合披蓑邀郑左,任从烧烛倒清尊。

积雨郑左二子晚宴

秋深众草皆垂实,两久高墙半湿痕。

百岁荣枯同逆旅,二仪风雾自黄昏。

乌鸦树滑时窥屋,泥泞人稀早闭门。

便合披蓑邀郑左,任从烧烛倒清尊。

注释:

  1. 秋深众草皆垂实:秋天到了,各种草木都已经结出了果实。
  2. 两久高墙半湿痕:已经过了许久,高高的围墙上留下了一半的湿迹。
  3. 百岁荣枯同逆旅:无论人活多久,荣华富贵和贫穷衰败都如同过客一般,都是暂时的。
  4. 二仪风雾自黄昏:天地间充满了风与雾,而天色已晚,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5. 乌鸦树滑时窥屋:树上的乌鸦因为树枝的滑脱,不时地窥视着屋子。
  6. 泥泞人稀早闭门:路上泥泞难行,人们稀少,所以早早就关闭了门窗。
  7. 便合披蓑邀郑左:于是决定穿上蓑衣,邀请朋友一起到户外赏月。
  8. 任从烧烛倒清尊:任由蜡烛燃烧,倒空了酒壶,享受这片刻的快乐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首句“秋深众草皆垂实”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使得草丛中的小果都成熟了。第二句“两久高墙半湿痕”则表现了长时间的雨季,高高的围墙上留下了雨水的痕迹。第三句“百岁荣枯同逆旅”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最终都像过客一样,都是临时的。第四句“二仪风雾自黄昏”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变化,天空中弥漫着风和雾,而天边已经泛红,夜色降临。接下来的五句,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的活动,如“乌鸦树滑时窥屋”,“泥泞人稀早闭门”,以及“便合披蓑邀郑左,任从烧烛倒清尊”等句子,展现了人们在秋夜中的生活情景。最后一句“任从烧烛倒清尊”则传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秋日夜晚的美丽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思考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