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饮马长城窟,沙砾飞扬带白骨。
榆台岭边闻鬼啼,犹是今年战亡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手法来作答。
“季冬饮马长城窟,沙砾飞扬带白骨。”意思是在寒冬腊月,饮马于长城脚下,看到沙砾四溅,飞扬的白骨。此句写塞外风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榆台岭边闻鬼啼,犹是今年战亡卒。”意思是在榆台岭附近听到鬼哭之声,还可能是当年战场上牺牲的人。此句点出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答案】
译文:冬天在长城窟饮马,看到沙砾四散飞起,带起无数白骨;在榆台岭旁听到了鬼哭的声音,想到这些声音中也许夹杂着当年战场上的冤魂哀嚎。
赏析:
首联写塞外荒凉景象。“饮马”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长城窟”,即指长城下饮马处。这一句看似平淡,却为全诗定下了苍凉凄苦的基调。第二句以景衬情,写出了塞外的荒凉景象。“榆台”即城上的高台,“岭”是山岭。这一句描写塞外的环境特点。第三、四句写塞外的战争情景。“鬼啼”二字将战争的惨烈、死亡的惨重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