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郎三杯拂剑且莫舞,听我击节歌今古。曲畏调悲不易竟,天地荧荧月东吐。
燕山八月风力怒,落叶交加映尊俎。怆时感事百忧集,死别生离同一苦。
身逢累朝全盛日,弘治之间我亲睹。朝廷无事尚恭默,天下书计归台府。
五陵鞍马速雷电,千官气势如风雨。却忆年年秋月时,日与尔辈同襟期。
如渑之酒差快意,袒跣呼号百不思。弦张柱促衣冠祸,综覈崩奔学士疲。
仓皇世事难开口,物极则还理宜有。羸疾巳分沙田草,遭逢复折都门柳。
富贵在天得有命,人生反覆如番手。不见去年临别处,吞声踯躅莺求友。
邂逅寒暄不自知,隔绝荣华为谁守。歌残酒乾天欲曙,门外骊驹巳西首。
哀鸣胡雁亦南飞,露湿群星朝北斗。
【注释】
徐郎——指徐有贞,字公明,明朝人。三杯——饮酒三杯后。拂剑——拔剑的动作。且莫舞——不要歌舞。击节——拍手打节拍歌唱。今古——古今。曲畏——害怕的曲调。天地——天地间。荧荧——明亮的样子。燕山——今北京附近一带,八月为盛暑之时。风力怒——狂风怒号。交加——交叠。尊俎(zǔ)——酒器和菜肴。怆时——伤怀于时代。百忧集——各种忧虑聚集起来。死别生离——指生死离别,多形容悲伤。同一苦——同是令人痛苦的事。身逢累朝全盛日——自己有幸生活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国家强盛繁荣的时代。累朝,指明朝。亲睹——亲身经历。弘治之间——指弘治年间,即公元1487年至1505年。朝廷无事尚恭默——朝廷平安无事,大臣们仍保持谨慎沉默的态度。台府——宰相府,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陵所在地,代指京城。鞍马速雷电——形容车马奔驰迅疾如雷闪电。千官——众官员。气势如风雨——形容气势磅礴如风雨一般。却忆——忽然想起。年年秋月时,日与尔辈同襟期——每年秋天,我常常与你共度时光,像兄弟一样亲密无间。如渑之酒差快意——像渑水一样清甜的美酒很让人满足。袒跣呼号百不思——赤脚光着上身大声呼叫呼喊,百事都不想了。弦张柱促衣冠祸——琴瑟等乐器拉紧弓弦急促地奏出乐曲,引起人们的惊恐不安;衣冠祸——指宫廷中的变乱。综纆崩奔学士疲——整理典籍书籍,使文官忙于奔走劳碌,以致疲惫不堪。仓皇世事难开口——因局势动荡而不知如何开口谈论。物极则还理宜有——事物发展到极限,必然会有相应的道理出现。羸疾巳分沙田草,遭逢复折都门柳——身体衰弱到不能再耕种田地,遭受不幸,又折断了门前的柳树。富贵在天得有命,人生反覆如番手——富贵的命运是由天命决定的,人的一生也是变幻莫测的。不见去年临别处,吞声踯躅莺求友——没有在去年分手时那样伤心落泪,而是默默地忍受,像黄莺寻找朋友那样哀伤。邂逅寒暄不自知——偶然相逢问候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隔绝荣华为谁守——被隔绝在外的人不知道该为谁守候。歌残酒乾天欲曙——歌声响彻,酒也干了,东方将要发白。门外骊驹巳西首——门外骑着的骏马已经向西行去。哀鸣胡雁亦南飞——悲鸣的胡雁也向南飞去。露湿群星朝北斗——露水沾湿了星星,它们向北斗星的方向移动而去。
【赏析】
《秋夜徐编修宅宴别醉歌》为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弘治十年(公元1496年)九月,当时诗人任南京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正遇“三边”用兵之际,心情抑郁,借酒浇愁。这首诗通过宴会上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
开头四句:“徐郎三杯拂剑且莫舞,听我击节歌今古。曲畏调悲不易竟,天地荧荧月东吐。” 诗人首先以“三杯”起兴,表明自己的心情沉重,不愿饮酒作乐,并以此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接着写宴会上的情景,众人击节高歌,但因为曲子悲凉,难以演奏完,于是诗人开始唱起歌来。最后两句,“天地荧荧月东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月升起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明月的美丽景象,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进一步展开对宴会上的描写。“燕山八月风力怒,落叶交加映尊俎。”“燕山”是指北京附近的一个地名。八月是北京最炎热的季节,所以这里用“风力怒”来形容天气的酷热。落叶交加,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些景象与宴席上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无奈。
然后诗人转向对个人生活的感慨。“怆时感事百忧集,死别生离同一苦。”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乱世之中,无法安身立命,只能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折磨。这种痛苦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深深感慨,认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的痛苦和无助。
接下来的四句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的经历,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身逢累朝全盛日,弘治之间我亲睹。”诗人回忆自己曾亲眼目睹过明朝的全盛时期。然而,如今却身处乱世之中,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的失望和无奈。
随后的几句中,诗人又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中的遭遇,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朝廷无事尚恭默,天下书计归台府。”“朝廷无事尚恭默”,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朝廷表面上没有大事发生,但是大臣们都在默默承担着责任。“天下书计归台府”,这句话则表示所有的政务都由朝廷处理,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奈和孤独使得诗人更加感到痛苦和无助。
在最后四句中,诗人又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中的感受,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五陵鞍马速雷电,千官气势如风雨。”“五陵”是指皇宫附近的五个皇陵所在地,这里用来形容皇宫周围的气氛紧张而热烈。“千官”则表示众多的官员们都在忙碌地工作着。“气势如风雨”,这句话既形容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和决心,也暗示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无助。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却忆年年秋月时,日与尔辈同襟期。”“却忆”指的是回想过去的时光。“年年秋月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日与尔辈同襟期”,则是指在过去的日子里,自己与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有着深厚的友谊和情谊。然而如今却面临着困境和社会的压力,使得自己陷入了孤独和无助的境地。
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自身的感受和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