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饮马,夕饮马。水咸草枯马不食,行人痛哭长城下。
城边白骨借问谁,云是今年筑城者。但道辞家别六亲,宁知九死无还身。
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去年贼掠开成县,黑山血迸单于箭。
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
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全诗共五十六个字,分为四句。第一句写清晨送别出征的士兵,第二句写傍晚士兵归来,第三句写城边的白骨,第四句写去年的战况和今年的修边政策。
首句“朝饮马”表明出征时间是早晨,士兵们在晨光中出发,马匹饮水时也饮水,但水已经咸涩草也已经干枯,士兵们无法进食。这句描绘了出征士兵的艰苦生活。
次句“夕饮马”表明出征时间是傍晚,士兵们在夕阳下归队,但草已经枯萎,水也已经干枯,士兵们无法再次获得足够的食物。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出征士兵的艰苦生活。
三句“水咸草枯马不食”,这一句直接描绘了出征士兵的困境。水已经咸涩,草已经干枯,士兵们无法找到食物,只能饿着肚子继续前行。这里的关键词是“水咸”、“草枯”和“马不食”,它们共同构成了出征士兵的困境。
四句“行人痛哭长城下”,这一句表达了出征士兵的悲痛之情。他们不仅需要面对艰苦的生活和困境,还要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这里的关键词是“行人”、“哭声”和“长城下”,它们共同构成了出征士兵的痛苦场景。
五、六句“城边白骨借问谁”,这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展现了出征士兵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同情。这里的关键词是“城边”、“白骨”和“问谁”,它们共同构成了出征士兵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同情。
七到九句:“云是今年筑城者”至“宁知九死无还身”,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这里的关键词是“云是”、“筑城者”、“九死”、“无还身”,它们共同描绘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
十、十一句:“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这两句话表达了出征士兵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无奈和悲愤。这里的关键词是“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它们共同构成了出征士兵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无奈和悲愤。
十二、十三、十四句:“去年贼掠开成县,黑山血迸单于箭。”这两句回忆了去年的战争情况。这里的关键词是“去年”、“贼掠”、“开成县”、“黑山”、“血迸”、“单于箭”,它们共同描绘了过去的战争情况。
十五、十六句:“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这两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这里的关键词是“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它们共同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
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句:“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这几句描写了当前的修边政策。这里的关键词是“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它们共同描绘了当前的修边政策。
二十一到二十二句:“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这两句描绘了当前的景象。这里的关键词是“城南”、“城北”、“秋草”、“愁云”、“日暮”、“胡鞭”,它们共同描绘了当前的荒凉景象。
这首诗以“朝饮马,夕饮马”为开头,通过对比早上和晚上的马饮水情况,展现了出征士兵的艰苦生活。接着通过“水咸草枯马不食”等句子,详细描绘了出征士兵的生活状态,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苦难。然后通过“城边白骨”“去年贼掠开成县,黑山血迸单于箭”等句子,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最后通过“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等句子,展现了当前的修边政策。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有力,是一首优秀的史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