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空霞蔚迥云兴,才舞山香黛色层。
攀不得时如对镜,看难真处似携灯。
禺中已识倾阳近,木末初逢泫露凝。
偶尔启关迎快客,踏来满径碎何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内容、情感以及手法等方面;然后回归诗词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璇空霞蔚迥云兴”,此句写景,以天空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彩霞映照得天空绚丽多彩,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蔚蓝的天穹上,令人心旷神怡。“才舞山香黛色层”,这句写花影,以花为主体来写,将花比喻成仙女,在翩翩起舞,用“黛色”来形容花朵的颜色,色彩淡雅,美丽动人。“攀不得时如对镜”,“攀”意为攀摘,“对镜”指面对镜子,这里借指欣赏花影的美丽。“看难真处似携灯”,“真处”指花影真实之处,“携灯”则是指借助灯光来观赏花影。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花的痴迷和喜爱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美好情操。
“禺中已识倾阳近”,“禺中”即禺墟,是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此处泛指日落时分。“倾阳”是指太阳西斜时的余晖,这里指的是夕阳。“木末初逢泫露凝”,这一句写诗人在傍晚的时候,看到太阳即将落山,阳光洒在树叶上,晶莹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挂在枝头,显得非常美丽。“偶尔启关迎快客”,“启关”指打开门,迎接客人。“迎快客”指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傍晚的时候,看到夕阳西下,美景如画,于是打开门迎接朋友的到来,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
“踏来满径碎何曾”,“踏”指行走,“踏来满径”形容诗人走在路上的脚步声很轻,几乎听不见。“碎”指花瓣被踩碎了,“何曾”表示从未有过,这里用来强调诗人走在花丛中时,花瓣被踩碎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微,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答案】
这首诗是咏赏月之景的。首联以天空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彩霞映照得天空绚丽多彩,宛如一块巨大
的蓝宝石镶嵌在蔚蓝的天穹上,令人心旷神怡。第二联写花影之美,以花为主体来写,将花比喻成仙女,在翩翩起舞
,用“黛色”来形容花朵的颜色,色彩淡雅,美丽动人。第三联写赏月之乐,以月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月光洒在树叶上,晶莹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挂在枝头,显得非常美丽。第四联写赏月之欢,以月色为背景,表达出一种豁达
大度的人生态度:偶尔打开门迎接客人的到来,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写赏月之趣,表达了诗人对春
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