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暧铺芬信化工,不教开谢听春风。
剪裁素手应难定,相像冰姿也未同。
物态尽从形里问,禅心讵待落时空。
绿情红意遮分别,夜月朝阳西复东。

赏析:

此诗为《全唐诗》中唯一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花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句“晻暧铺芬信化工”,描绘了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仿佛是在工匠的精心剪裁下,才形成了如此美丽的形态。这里的“晻暧”形容光线柔和,“铺芬”则是指香气弥漫。整个诗句以“信”字开头,强调了这种景象是自然界的造化所为,而非人为所能。

第二句“不教开谢听春风”进一步描绘了花朵在春风中绽放、凋谢的过程。春风是万物生长的催化剂,也是花朵生命周期的一部分。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循环的敬畏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抗拒的态度。

第三句“剪裁素手应难定”,将花与人的对比引入。诗人通过“剪裁素手”比喻人为干预的痕迹,而“应难定”则表示即使有人为的努力,花朵的美丽也难以被完全固定下来。这里的“应难定”既指花的自然美难以被完全固定,也暗示了人的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句“相像冰姿也未同”,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诗人认为即使是最相似的事物,也总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里用“冰姿”比喻花的形态,强调了即使是最为相似的存在,也有其独特之处。

第五句“物态尽从形里问”,是对前四句的总结。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如花影的形成、光影的变化等。这些规律性的观察使诗人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然界的奥秘。

第六句“禅心讵待落时空”,则是诗人对整个诗歌的总结和升华。通过观察花影,诗人体会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禅意。这里的“禅心”是指禅宗的心境,而“落时空”则暗示了禅宗追求的超越生死、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句“绿情红意遮分别,夜月朝阳西复东”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人生的感慨。夜晚的月光和早晨的阳光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时而明亮、时而暗淡,但始终没有停止过变换。这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无论好坏,都只是生命的一个环节,不必过分执着或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花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邃的思考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