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微阳到朔风,厌看浪激在寒空。
西山朝爽严城外,十月江梅藻句中。
自许疏丛分冻雀,那堪上苑集冥鸿。
纤埃似隔清凉国,佛火琉璃夜半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文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全诗的主题出发,联系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的重要词语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审清每一个选项,逐项分析。
“满院微阳到朔风”,此句为第一句,点明时节是冬天,“微阳”指阳光微弱。
第二句“厌看浪激在寒空”中的“浪激”是“浪花激溅”的意思,“寒空”指寒冷的天空,两句的意思是:我厌恶看到浪花在寒冷的天空中激溅。
第三句“西山朝爽严城”,意思是西山的晨光明亮照耀着城郊,“朝爽”指早晨清爽之意,“严城”指城郊。这句话的意思是,西山早晨的景色明亮,照射在城郊。
第四句“十月江梅藻句中”中的“江梅”应是诗人对江边的梅花的喜爱之情。这句的意思是:十月的时候,江边的梅花在诗句中有描写。
第五句“自许疏丛分冻雀”中的“自许”是“自己要求”之意,“疏丛”指稀疏的丛林,“冰雀”指因寒冷而结冰的麻雀。这句的意思是:自己要求在稀疏的丛林中与被冰雪覆盖的麻雀相区别。
第六句“那堪上苑集冥鸿”中的“上苑”指皇帝的花园,这里代指帝王宫苑;“冥鸿”指高飞的大雁,“集”在这里有聚集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哪里能够忍受到上苑聚集了大雁?
第七句“纤埃似隔清凉国”,这里的“纤埃”指微小的尘埃,“清凉国”意指清新宁静的地方。整句话的意思是:微小的尘埃仿佛隔出了一片清凉之地。
第八句“佛火琉璃夜半红”,其中的“佛火”指的是佛教灯火,“琉璃”是琉璃瓦,“夜半红”是指夜晚天空的红霞,整句话的意思是:佛教灯火在夜里映照出一片红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绘长安冬日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困境的无奈。首联“满院微阳到朔风,厌看浪激在寒空。”写诗人身处寒冷之中,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内心感到有些厌烦,因为这种天气让人无法欣赏到美好的风景。颔联“西山朝爽严城,十月江梅藻句中。”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西山清晨的景色美丽,江边的梅花在诗句中也有描述。颈联“自许疏丛分冻雀,那堪上苑集冥鸿。”诗人将自己比作稀疏丛林中的小鸟,想要摆脱被冻结的寒冷,但是又不想像那些被束缚在大树上无法飞翔的大雁那样被限制住。尾联“纤埃似隔清凉国,佛火琉璃夜半红。”“佛火”指的是佛教的灯火,象征着光明。诗人看到夜晚天空的红霞,心中感到温暖,这让他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