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凝紫烟,空涧悬石乳。
阴崖含风泉,终日洒飞雨。
临流结精舍,六月不知暑。
道人养清虚,适与高僧处。
垢净俱已忘,孰为舍与取。
诸幻既远离,白云日相与。
何当谢时人,来作尘外侣。
【译文】
石室中紫色烟气凝结,空涧中悬挂着晶莹的石乳。
山崖背后风声传来泉水,整日洒落在飞瀑之上。
临流结舍修行,六月里竟不觉得暑热。
道人修习清虚之术,正好与高僧同处一室。
污垢已尽心无垢,何必舍去取?
一切幻境都远离,白云与我相伴。
何时谢绝世俗,作尘外的高士侣?
【注释】
宿栖云庵:宿止在云庵(寺院)。宿,住宿;庵,佛寺旁小屋供僧人休息和打坐的地方。
石室凝紫烟,空涧悬石乳:石室中,紫色烟氤氲凝聚;涧中,空寂的石上挂着白色的石乳。紫烟,即“紫气”,是道家用语。紫气东来,是古代帝王祥瑞的象征。这里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阴崖含风泉,终日洒飞雨:山崖背后藏着的风声中传来阵阵泉水,整日不停地飘洒着细雨。
临流结精舍,六月不知暑:靠近流水,筑起精舍,六月天里也感觉不出暑气。
道人养清虚,适与高僧处:道人修炼清净虚无之道,正好与高僧相处一处。
垢净俱已忘,孰为舍与取:污垢都已洗净,又何须分别取舍呢?垢,污浊;净是洁净。
诸幻既远离,白云日相与:各种幻境都已远去,白云天天陪伴着我。
何当谢时人,来作尘外侣:什么时候才告别世间的人,来做我尘世之外的伴侣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隐居于静谧山林中的禅修生活及其内心世界。全篇采用白描手法,通过描写幽深的山水、寂静的禅院和清新的山居生活,表达了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想。
首联“石室凝紫烟,空涧悬石乳”写石屋周围的景象。紫烟和石乳都是道家常用的象征物,表示此地有仙境之气。
颔联“阴崖含风泉,终日洒飞雨”写山间的环境。这里的“阴崖”是指山崖背后,“含风泉”是风吹过山岩发出的水声。整句的意思是:山崖后面有风吹动的水声,仿佛山中有着飞泉,整日不停歇地飘洒下来。
颈联“临流结精舍,六月不知暑”,写自己居住的地方。这两句是说:住在溪边,建起精舍;到了夏天,连炎热的暑气都觉察不到,反而觉得清凉舒适。
尾联“道人养清虚,适与高僧处”写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道人”是指修行者,“清虚”是指道教的修炼理念。整句的意思是:修行者修养清净虚无的境界,正好与高僧相处在一起。
最后两句“垢净俱已忘,孰为舍与取”是全文的总结。“垢”指世俗之累,“净”指超脱世俗的境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污垢已经洗净,还有什么分别取舍的必要呢?意思是:既然已经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那么也就无所谓舍弃或者获取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如禅宗文化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