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
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江来。
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
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注释】
经故内:指经过旧时的宫殿。山中玉殿:指山上的玉皇宫。苍苔:绿色的苔藓。天子蒙尘岂复回:昔日的君主如今已沦为尘土,再也无法返回了。地脉不从沧海断:山脉的脉络并未因沧海而断绝。潮声犹上浙江来:潮水的声音仍然在浙江边响起。百年禁树知谁惜:一百年前禁苑里的树木还有谁去珍惜呢?三月宫花尚自开:三月的宫花依然盛开。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今天登上这座楼台放眼四望,不禁感慨万千,想到当年的庾信,白发人写诗作赋都不免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题“经故内”是点明题旨,说明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以玉皇阁的荒凉景象暗示出历史的沧桑,以“苍苔”暗喻朝代更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伤。颔联“地脉不从沧海断,潮音犹上浙江来。”以沧海和浙江相对照,表明尽管沧海变桑田,但潮音仍响彻云霄。尾联“百载禁树知谁惜,春色依旧照台城。”诗人感叹百年禁树无人问津,但春天的气息仍在台上城弥漫。颈联以沧海、浙江相对照,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春色比喻春天的气息,传达出诗人对生机盎然的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尾联以禁树和春色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全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树木、花草等自然景物,也有帝王、历史等人文景观,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