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别驾三年别,文采风流想见之。
水晶宫里无传箭,浮玉山前多赋诗。
海燕空归寻旧宅,具蚕未老卖新丝。
金闺学士临池处,还与何人话昔时。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这首诗是苏轼在湖州任别驾时写给同僚林叔大(字子中)的,表达了对林叔大才华的赞赏和怀念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与赏析:
第一句
“湖州别驾三年别,文采风流想见之。”
这句表达了诗人离开湖州别驾职位三年的时间跨度,并表达了对林叔大文采风流的美好想象。”别驾”是指地方官员的职务,通常由当地有声望的人担任。这里的”文采风流”指的是林叔大的才情和风采。
第二句
“水晶宫里无传箭,浮玉山前多赋诗。”
这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在水晶宫里没有射箭比赛,而在浮玉山前却有很多吟诗作赋的活动。这里的”水晶宫”和”浮玉山”都是比喻,用来形容林叔大的才华和成就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如同浮玉般高洁典雅。
第三句
“海燕空归寻旧宅,具蚕未老卖新丝。”
这句描述了海燕虽然归来但找不到自己的旧巢,蚕女还未老去就要开始织新丝的情景。在这里,海燕和蚕女都是比喻,象征着林叔大虽然离开了岗位,但仍然保持着勤奋的工作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四句
“金闺学士临池处,还与何人话昔时。”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林叔大昔日辉煌成就的回忆和感慨。”金闺学士”是指曾经的翰林学士,这里指代林叔大过去的成就和地位。而”还与何人话昔时”则是表达诗人对林叔大昔日辉煌成就的回忆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林叔大过去辉煌成就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林叔大才华和品质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人才的珍视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